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7.2 功 (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7.2 功 (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5 16: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节

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初步领会和认识能量转化,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知道功的概念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道W=Flcosα的使用条件,会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会求多个力的总功.
功的概念起源于早期工业发展的需要
19世纪20年代,法国数学家、工程学家、科学家科里奥利最早研究一般意义上的机器,并将“力在一定距离内对物体的效果”称为功。
1829年,他发表了《机器功效的计算》一书,在书中明确提出了功的概念。
起重机提起货物,拉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大。
机车牵引车厢加速行驶,牵引力做功,动能增加。
手握弹簧,压力做功,弹性势能增加。
如果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则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一、功的概念
1、功的定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力的方向发生一
段位移,则该力对物体做了功
F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与水平面夹角为α、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沿着水平方向运动,位移为L,则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
l
α
3、功的计算公式
F
F1
F2
α
可以把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设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的大小是L,则分力F1所做的功等于F1L。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F2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F2所做的功等于0。
方法(一)
因此,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等于F1L,F1=Fcosα,所以:
W=FLcosα
F
α
F
α
l
l2
l1
将位移沿力的方向和垂直于力的方向分解,分别为L1和L2。此时力F做的功W=FL1
。因为L1=Lcosα,所以,W=FLcosα
方法(二)
3、功的计算公式
说明:

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某个力(如G、N、f
等),但必为恒力

l是F的作用点发生的位移
③α是矢量F和l的夹角,  0~180°
力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
l
、α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
辨认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答案:α
答案:π-
α
答案:
α
答案:π-
α
4、功是标量
5、功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
J
但功有正负之分
物理学中的“做功”与生活中的“工作”意义不同
二、正功和负功
1、当α=0°时
cosα=
1

2、当α=90°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
3、当α<
90°时,cosα>0,W

0
力对物体做正功
该力为物体前进的动力
4、当90°<
α

180°时,
cosα<
0,W

0
力对物体做负功
该力成为物体前进的阻力
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1、一学生用100
N的力将质量为0.5
kg的球迅速踢出,球在水平路面上滚出20
m远,则该学生对球做的功是:(

A、2000
J   
B、1000
J    
C、16
J 
D、无法确定
课堂练习
D
要点:
公式中F为恒力,且始终作用在物体上
2、关于功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的力一定比小的力做的功多
B、+5
J的功比-5
J的功多
C、+10
J功比+5
J的功多
C
要点:功的正负不表示功的大小
3、两质量相等的物体A、B分别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和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同样的拉力F作用下,产生相同的位移S,则拉力
(
)
A、对A做的功多
B、对B做功多
C、一样多
 
D、以上都有可能
C
力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
l

α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
三、几个力做功的计算
例:如图,一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右移动位移为s,求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如何
;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合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它们和位移的夹角为900
F所做的功为:W1=Fscosα,
滑动摩擦力f所做的功为:W2=fscos1800=-fs
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为:
W=W1+W2=(Fcosα-f)s
根据正交分解法求得物体所受的合力
F=Fcosα-f,合力方向向右,与位移同向;
合力所做的功为:W=Fscos00=(Fcosα-f)s
  求解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求解。
(1)
分别求出每个力所做的功,然后求出所有功的代数和。即:
W总=W1+W2+……+Wn
(2)
先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再求出合力的功,即:W总=F合S
cosα


4、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滑下,在通过位移s的过程中
(  )
A.重力对物体做功mgs
B.重力对物体做功mgssin?
C.支持力对物体做功mgscos?
D.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数值为mgssin?
B
5、如下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m=2
kg,滑轮的质量和阻力不计,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12
N向上拉,使物体匀速上升h=4
m的高度,则在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取g=10
m/s2)
要点:l为F的作用点发生的位移
方法二:等效法
6、如图,一根绳子绕过高4
m的滑轮(大小、摩擦均不计),绳的一端拴一质量为10
kg的物体,另一侧沿竖直方向的绳被人拉住.若人拉住绳子前进3
m,使物体匀速上升,则人拉绳所做的功为
(
)
A.500
J
   
B.300
J
 
C.100
J
   
D.50
J
C
等效法:化变力做功为恒力做功
1、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物体(所有接触面都光滑)物体受到的各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
课堂讨论
结论:
1、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2、支持力对物体做负功
2、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吗?
滑动摩擦力f
对m
做负功
W1=-
f
Sm
滑动摩擦力f对M做正功
W2=
f
SM
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作功之和必定为负功
滑动摩擦力对滑块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对桌不做功
滑动摩擦力即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3、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吗?
A
和B
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
静摩擦力对A
做负功W=-fS
静摩擦力对B做正功W
=fS
一对静摩擦力作功之和必定为零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正负相反吗?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其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也不一定相反
7、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
B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做负功、甚至不做功(会举例说明)
8、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
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中(   )
A、重力所做的功为零  
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
 
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AD
空气阻力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阻力与全程物体路程的乘积
一、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二、功的一般计算公式
三、功是标量,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
J
四、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1、
力对物体做正功,该力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2、力对物体做负功,该力成为为物体运动的阻力
五、总功的求法
1、先求每一个力所做的功,再求它们的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


拓展
变力做功
对于变力做功不能依定义式
直接求解,但可依物理规律通过技巧的转化间接求解。
1、可用(微元法)无限分小法来求,
过程无限分小后,
可认为每小段是恒力做功。
2、平均力法:
若变力大小随位移是线性变化,且方向不变时,可将变力的平均值求出后用公式
计算:
如弹簧的弹力做功就可以用此法计算。
3、利用F-S图像,F-S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即是力F做功的数值。
4、已知变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则功W=Pt。
5、用动能定理进行求解:
由动能定理W=ΔEK可知,将变力的功转换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可将问题轻易解决。
6、用功能关系进行求解。
本节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