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
12
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质量检测习题
一、选择题
1.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2.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
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3.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4.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
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5.
下图是王弘力所作《古代风俗百图》之“瓦子内说书”图,图右边的配诗中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
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那么“瓦子”的出现是在(
)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明清6.唐朝时出现,后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是(
)
A.赋
B.小说
C.词
D.元曲
7.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马致远
8.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9.
他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窦娥
冤》,他是谁(
)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郑光祖
10.
小明正在阅读《两宋绝妙好词》一书,在此书中,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11.
司马光和司马迁,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并由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的史学巨著是(
)
A.《战国策》
B.《新五代史》
C.《史记》
D.《资治通鉴》12.假如你想在《资治通鉴》中查阅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不可能查到的是(
)
A.商鞅变法
B.郾城大捷
C.玄武门之变
D.三顾茅庐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1)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什么节日的景象?这一节日在今天被称为什么?
(2)
宋代至今仍然保留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请写出两个)
(3)
假如你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一位富商,在这一节日来临之际,要从成都购进
50
匹上等丝绸待售,你将选择使用下列哪一种货币进行支付?为什么?
A.铁钱
B.五铢钱
C.交子你所选择的货币:(
)
理由: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繁荣发展】
材料一
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宋代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两宋时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及深度开发,促使南方地区成为全国
的经济中心,取代了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
(1)
试列举一例,说明宋代制瓷业的重大发展。
(2)
为发展海外贸易,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3)
由材料一可以看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市民生活丰富】
材料二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
人眼花缭乱……
(4)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
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中的“瓦舍勾栏”可以得出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宋朝。
故选择
D
项。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故选择
B
项。
4.
答案
C
“瓦舍”即瓦子,是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故选择
C
项。
5.
答案
C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6.
答案
C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
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7.
答案
A
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
提高了词的格调,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8.
答案
D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忧患意识”产生于两宋的社会现实中,当时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D
项的表述符合题意。
9.
答案
A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10.
答案
D
关汉卿是元朝杂剧作家,不是两宋时期的人。
11.
答案
D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12.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A
发生在战国时期,B
发生在南宋时期,C
发生在唐朝时期,D
发生在三国时期。故选
B。
二、非选择题
13.
答案
(1)元旦。春节。(2)元宵节、中秋节等。
(3)
C。交子便于携带。(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新桃换旧符”可知该诗描写的是春节的景象,宋代称春节为元旦。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
子便于携带,因此选择交子进行支付。
14.
答案
(1)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2)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第(1)问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各窑瓷器的美感和瓷都的形成就是例证。第(2)问从宋朝统治者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和机构设置方面思考回答。第(3)问由“南方
地区”“取代了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可知宋代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第(4)问材料二体现了宋代市民
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其原因有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