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文科化学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所发中,错误的是( )。
A.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C.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
D.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
2.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天然气的产量 D.汽油的产量
3.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
A.沼气 B.天然气 C.煤气 D.坑道气
4.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氯化氢 B.溴水 C.氧气 D.酸性KMnO4溶液
5.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A.CH3Cl B.CH2Cl C.CCl4 D.HCl
6.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kPa时, 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 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1 mol石墨比1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1 mol石墨比1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8.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
A.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 B.通过非极性键
C.通过两个共价键 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
9.阅读下面的叙述,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质”是指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称。作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重要途径之一的“生物质能”,主要指用树木、庄家、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古老的刀耕火种、烧柴做饭、烧炭取暖等粗放用能方式正在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改变。
(1)下面有关“生物质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B.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的能源
C.生物质能源是解决农村能源的主要途径
D.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
(2)沼气是有机废弃物(树叶、秸秆、草类及垃圾、粪便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分解而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农村沼气池中发酵后的池底剩余物是很好的沤肥。下面有关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B.使用沼气作能源可以保护森林
C.使用沼气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D.使用沼气是对化学能的充分利用
10.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1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沸点低
D.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大量黑烟
12.下列有机物常温下成气态的是( )。
A.C2H6 B.C6H14 C.CH3Cl D.C7H16
13.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B.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C.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D.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14.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两极材料 Zn片、石墨 Cu片、Ag片 Zn片、Cu片 Fe片、Cu片
插入溶液 H2SO4溶液 AgNO3溶液 蔗糖溶液 稀盐酸
15.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
2SO2 + O2 2SO3 ,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C.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2的浓度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16.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的是( )。
A.NH3 B.C2H2 C.甲烷 D.乙烯
17.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氢能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如何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大量建设水电站,用电力分解水制取氢气
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更多的化石燃料,利用其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18.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小
B.氢离子在铜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19.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 )。
A.先通过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B.点然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点然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
20.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 D.次氯酸的分解
21.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
B.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
C.有机物除含碳原子外,还含有其他多种元素
D.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
22.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结方式不同
23.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A.三氯甲烷 B.乙醇 C.苯 D.四氯化碳
24.能通过化学反应是溴水褪色,又能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苯 B.氯化铁 C.乙烷 D.乙烯
25.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的纯净物质是( ) 。
A.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
C.乙烯与氯化氢加成(氯乙烷)
D.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
26.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
C.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27.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 )。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苛性钠溶 D.四氯化碳溶液
28.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苯在溴化铁存在时与溴的反应 B.苯在镍作催化剂时与氢气的反应
C.苯在空气中燃烧 D.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分层
29.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溴苯和溴 B.正己烷和水 C.苯和硝基苯 D.乙醇和水
班级 姓名
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1) 9(2)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题号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答案
第Ⅱ卷 填空题
二.填空题(40分)
1.(3分)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于 。
2.(7分)原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原电池将 转化为 能。其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原电池的 极,该极发生
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是原电池的 极,该极发生 反应。
3.(8分)下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有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属于同种物质的有 。
① O2和O3 ; ② 35Cl和37Cl; ③ CH3CH3和CH3CH2CH3;
④
4.(10分)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发生还原反应;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A→导线→C。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金属片 发生氧化反应;
(2)在②中,金属片 作负极;
(3)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则金属片 上有
气泡产生;
(4)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5.(6分)写出甲烷、乙烷、乙烯的结构简式:
甲烷
乙烷
乙烯
6.(3分)写出乙烯CH2=CH2使溴水Br2褪色的反应:
7.(3分)写出苯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