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基本史实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
教学难点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模块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教师展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让学生对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有大致的了解)在我国发现了的多处古人类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基本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目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模块二 北京人的发现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自主阅读课本P3~5内容,完成第2、3题。
2.简述北京人的基本概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模块三 山顶洞人
自主阅读课本P5~6,完成下列问题。
4.山顶洞人的基本概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2)生活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3)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山顶洞人有了爱美意识,也会埋葬死者。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北京人为什么要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的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极端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决定的。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依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下去,只有过着群居的生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抗衡,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探究二: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想象一下北京人是如何取得火的?
(1)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北京人取得火,可能存在以下情况:a.在下雨打雷时引发森林大火,北京人从森林里捡到烧熟的动物尺体,从而知道了熟食的味道更加鲜美,把火种保留了下来。b.因为天气干燥,森林草木自然生火,北京人得到了火种。c.露天煤的自然起火,为北京人提供了火种。d.北京人在制造工具中,偶然摩擦生火。
探究三: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
(1)体质形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2)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而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3)火的使用: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4)社会组织:北京人过群体生活,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5)山顶洞人有了审美的观念。
探究四: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在人类进化史上有何重大意义呢?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四、归纳总结
中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还是发现远古人类遗址、出土古人类遗骨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感到自豪,同时也应珍惜古人类留下的文化遗产,积极保护历史文物古迹。
五、板书设计
1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古人类遗址的分布
2.元谋人的发现以及生活时间
3.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二、北京人
1.北京人遗址
2.北京人生活的年代
3.体貌特征
4.生产、生活状况
5.北京人发现的重要意义
三、山顶洞人
1.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
2.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