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珍爱生命)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熬夜(áo)
坍圮(qǐ)
灼热(zhuó)
扶弱济困(jì)
B.炫耀(xuàn)
肆意(sì)
嘈杂(cáo)
蝉蜕(tuì)
C.掺酒(chān)
譬如(pì)
编辑(jí)
蹑手蹑脚(shè)
D.憧憬(jǐng)
唠叨(láo)
砖砌(qì)
瞅了一眼(qiū)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管藏在深海底部的城墙因不见天日而成了绝对黑暗拢聚的处所,但只要去找,不怕大海捞针,你是找得到的。
B.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家长、老师和孩子要相互理解,做到家校偕同,才能让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复习。
C.3月1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因“亲信门”事件被弹劾下台。12日,朴槿惠搬离青瓦台。在中国,这一消息也是路人皆知。
D.导演王建荣谈起她呕心沥血拍出的这部《朱德上井冈》,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说,她最大的愿望,是在荧屏上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朱总司令,而今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B.据法新社布里斯班11月16日电,对于中国南海的岛礁领属争端问题,美国总统始终不认可美国没有有意遏制中国的崛起,但强调中国应当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
C.在刚刚公布的金球奖三人候选名单中,C罗、梅西与诺伊尔最终入围,今年的金球将刻上谁的名字,注定会成为人们热议的未来一个多月时间里的话题。
D.在说书这一行,单田芳可谓世家出身,父亲母亲都是书曲艺人。他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不仅成为当代“评书四大家”之一,更创下了“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的声名。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人终究是个经验的动物,________。如果只生活在天气预报的数字上,你永远也不会懂得零下17度的寒冷到底有多冷。一旦被来自外部的意见操控,你就会错过很多。比如,依靠天气预报了解气候而生活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这场寒冷过去后,什么时候小草才会发芽,什么时候燕子要飞回来……
A.既需要听别人说,又需要自己的亲身感受
B.除了自己去亲身感受,还需要听别人说
C.听人说得再多,也不如自己的亲身感受
D.不需要听别人说,而是要靠自己去亲身感受
6.请根据语境填空。(3分)
中国文化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又有“好汉不吃眼前亏”;有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很难说谁对谁错,应该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走极端。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2019·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
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这里准有野兽。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面,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转眼间,它们爬过山岗,消失在密林里。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今天,我打了个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对特吉说。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嘿,傻小子。流点血,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剥了鹿皮,先把鹿腰子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懂吗?”
?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的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我看见鹿的后腿连皮带肉撕下一块。啊,真有一手。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啊,这只狼真坏。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就在狼对准鹿的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鹿胜利了。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山谷里传来鹿群的回音。
?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公鹿疲倦地走过我的眼前,还是那么骄傲。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它似乎觉察出什么,停下步来。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我想起了自己。我不是看热闹的孩子,而是一个猎手。我的眼睛转向鹿腿上的伤口:一处是我的猎枪打的,看来没有伤到骨头,但也穿了窟窿;另一处是狼咬的,血淋淋的。在这个时候想补它一枪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注】 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讷河等地,传统上多从事农牧业和狩猎业。
7.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8.本文第?~?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9.请简要概括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征。(4分)
10.本文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枪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14分)
奇零草①序
[清]姜宸英
予得此于定海,命谢子大周钞别本以归,凡五、七言近体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忆其大概,为之序以藏之。
呜呼!天地晦冥,风霾昼塞,山河失序,而沉星殒气于穷荒绝岛之间,犹能时出其光焰,以为有目者之悲喜而幸睹。虽其掩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百世,虽欲使之终晦焉,不可得也。客为予言:“公在行间,无日不读书,所遗集近十余种,为逻卒取去,或有流落人间者。此集是其甲辰以后,将解散部伍,归隐于落迦山所作也。”公自督师,未尝受强藩节制,及九江遁还,渐有掣肘,始邑邑不乐。而其归隐于海南也,自制一椑②置寺中,实粮其中,俟粮且尽死。门有两猿守之,有警,猿必跳踯哀鸣。而间之至也,从后门入。既被羁会城,远近人士,下及市井屠贩卖饼之儿,无不持纸素至羁所争求翰墨。守卒利其金钱,喜为请乞。公随手挥洒应之,皆《正气歌》也,读之鲜不泣下者。独士大夫家或颇畏藏其书,以为不详。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业,发于文章。虽历变患,逾不可磨灭。
历观前代,沈约撰《宋书》,疑立《袁粲传》,齐武帝曰:“粲自是宋忠臣,何为不可?”欧阳修不为周韩通立传,君子讥之。元听湖南为宋臣李芾建祠,明长陵不罪藏方孝孺书者,此帝王盛德事。为人臣子处无讳之朝,宜思引君当道。臣各为其主,凡一切胜国语言,不足避忌。予欲稍掇拾公遗事,成传略一卷,以备敦史之求,犹惧搜访未遍,将日就放失也。悲夫!
【注】 ①《奇零草》为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张煌言(号苍水)的诗集,因为写于“或提师北伐,或避虏南征”的战斗岁月的间隙,颇多散佚,“零落凋亡,已非全豹”,故名“奇零草”。②椑:棺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实粮其中
实:填满
B.而间之至也
间:从小路
C.守卒利其金钱
利:贪图
D.元听湖南为宋臣李芾建祠
听:听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煌言的诗集之所以残缺不全,原因之一是战火动乱,未善保存;二是清廷严禁存传抄录,更不用说刊刻了。
B.文章以“争求翰墨”的“市井屠贩卖饼之儿”与“畏藏其书”的“士大夫家”对比,暗含对士大夫贪生惧祸的指斥。
C.文章列举前代修史中正反两方面的史实,赞颂历代帝王的盛德,批评沈约、欧阳修等人明哲保身的做法。
D.作者身处“天地晦冥”之世,不能直言胸臆,故序文叙事不求其详,论理不求其透,文辞隐晦曲折。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其掩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百世,欲使之终晦焉,不可得也。(4分)
(2)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业,发于文章。(4分)
(二)(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0分)
寄和州刘使君【注】
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 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4.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
15.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三)古诗文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2)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君子之交淡若水,________________。(《庄子》)
(5)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于其身也,________________,惑矣。(韩愈《师说》)
(7)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
四、作文(5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季羡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专题一 珍爱生命)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熬夜(áo)
坍圮(qǐ)
灼热(zhuó)
扶弱济困(jì)
B.炫耀(xuàn)
肆意(sì)
嘈杂(cáo)
蝉蜕(tuì)
C.掺酒(chān)
譬如(pì)
编辑(jí)
蹑手蹑脚(shè)
D.憧憬(jǐng)
唠叨(láo)
砖砌(qì)
瞅了一眼(qiū)
解析:选B A.圮:pǐ;C.蹑:niè;D.瞅:chǒu。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解析:选A A项没有使用比拟手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管藏在深海底部的城墙因不见天日而成了绝对黑暗拢聚的处所,但只要去找,不怕大海捞针,你是找得到的。
B.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家长、老师和孩子要相互理解,做到家校偕同,才能让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复习。
C.3月1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因“亲信门”事件被弹劾下台。12日,朴槿惠搬离青瓦台。在中国,这一消息也是路人皆知。
D.导演王建荣谈起她呕心沥血拍出的这部《朱德上井冈》,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说,她最大的愿望,是在荧屏上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朱总司令,而今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
解析:选D A.根据句意,“不管”应改为“虽然”。B.偕同:跟别人一起。C.路人皆知:行路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B.据法新社布里斯班11月16日电,对于中国南海的岛礁领属争端问题,美国总统始终不认可美国没有有意遏制中国的崛起,但强调中国应当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
C.在刚刚公布的金球奖三人候选名单中,C罗、梅西与诺伊尔最终入围,今年的金球将刻上谁的名字,注定会成为人们热议的未来一个多月时间里的话题。
D.在说书这一行,单田芳可谓世家出身,父亲母亲都是书曲艺人。他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不仅成为当代“评书四大家”之一,更创下了“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的声名。
解析:选D A项,句式杂糅,“围绕……为布局”可改为“以……为布局”或是“围绕……的布局”。B项,否定不当,“美国总统始终不认可美国没有有意遏制中国的崛起”不合逻辑,去掉“没有”。C项,语序不当,“注定会成为人们热议的未来一个多月时间里的话题”错,应改为“注定会成为未来一个多月时间里人们热议的话题”。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人终究是个经验的动物,________。如果只生活在天气预报的数字上,你永远也不会懂得零下17度的寒冷到底有多冷。一旦被来自外部的意见操控,你就会错过很多。比如,依靠天气预报了解气候而生活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这场寒冷过去后,什么时候小草才会发芽,什么时候燕子要飞回来……
A.既需要听别人说,又需要自己的亲身感受
B.除了自己去亲身感受,还需要听别人说
C.听人说得再多,也不如自己的亲身感受
D.不需要听别人说,而是要靠自己去亲身感受
解析:选C 整个语段强调人亲身感受的重要性,故排除B;亲身感受与“听别人说”不能构成并列关系,故排除A;文意并无“不需要听别人说”的意思,故排除D。
6.请根据语境填空。(3分)
中国文化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又有“好汉不吃眼前亏”;有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很难说谁对谁错,应该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走极端。
答案:示例:“忍一时风平浪静”
“是可忍,孰不可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百无一用是书生”;“兼济天下”
“独善其身”;“江山不移”
“随遇而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意思相反的成语熟语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2019·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
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这里准有野兽。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面,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转眼间,它们爬过山岗,消失在密林里。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今天,我打了个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对特吉说。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嘿,傻小子。流点血,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剥了鹿皮,先把鹿腰子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懂吗?”
?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的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我看见鹿的后腿连皮带肉撕下一块。啊,真有一手。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啊,这只狼真坏。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就在狼对准鹿的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鹿胜利了。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山谷里传来鹿群的回音。
?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公鹿疲倦地走过我的眼前,还是那么骄傲。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它似乎觉察出什么,停下步来。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我想起了自己。我不是看热闹的孩子,而是一个猎手。我的眼睛转向鹿腿上的伤口:一处是我的猎枪打的,看来没有伤到骨头,但也穿了窟窿;另一处是狼咬的,血淋淋的。在这个时候想补它一枪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注】 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讷河等地,传统上多从事农牧业和狩猎业。
7.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通过紧张的冲突,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把读者迅速带入小说情境;②引出下文“我”去打猎的故事;③交代“我”的孤儿身份、与继父的情感隔阂,以及“我”对亲情的渴望;④初步刻画“我”性格的倔强和好强。
8.本文第?~?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动作描写,从正面对公鹿与狼恶斗的过程作了细致描写,如公鹿忍着剧痛攀爬石崖的姿势,恶狼弓腰、咧嘴、凶残地发起进攻时的动作细节等,生动传神。②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被鹿角叉起的狼比喻成石头,表现公鹿的勇猛。③侧面烘托。通过“我”的心理描写,烘托出狼鹿恶战的紧张气氛,表达“我”对公鹿的赞美,强化对公鹿形象的塑造。(或:通过写狼的凶残,侧面烘托出公鹿的勇猛和机智)
9.请简要概括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征。(4分)
答案:①体格健壮,长有漂亮的犄角。②刚猛傲然,斗志高昂。③沉稳而有智慧。④有头领气质和牺牲精神,时时保护弱小。
10.本文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枪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看法一:不会再向公鹿开枪。①公鹿健硕的体态,它在与恶狼搏斗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智谋都让“我”着迷。②“我”从公鹿身上汲取到作为男子汉应有的不屈气概,这让“我”对它心生敬意。③公鹿对鹿群的保护,触动了“我”内心的痛处,“我”不忍母鹿和小鹿失去公鹿。④公鹿已受重伤,“我”此时如再开枪,胜之不武,并不能证明“我”具有让全部落的人都服气的狩猎能力。
看法二:会再向公鹿开枪。①“我”已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猎手,而不是看热闹的孩子,“我”负有狩猎的使命。②公鹿的刚猛和骄傲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也应该展现出“我”的勇气和骄傲。③“我”需要通过猎鹿向特吉证明自己可以不再仰人鼻息。④公鹿已经受伤,无法快速奔跑,是狩猎的大好时机。
(任选一种看法作答,答对三点理由即可)
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14分)
奇零草①序
[清]姜宸英
予得此于定海,命谢子大周钞别本以归,凡五、七言近体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忆其大概,为之序以藏之。
呜呼!天地晦冥,风霾昼塞,山河失序,而沉星殒气于穷荒绝岛之间,犹能时出其光焰,以为有目者之悲喜而幸睹。虽其掩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百世,虽欲使之终晦焉,不可得也。客为予言:“公在行间,无日不读书,所遗集近十余种,为逻卒取去,或有流落人间者。此集是其甲辰以后,将解散部伍,归隐于落迦山所作也。”公自督师,未尝受强藩节制,及九江遁还,渐有掣肘,始邑邑不乐。而其归隐于海南也,自制一椑②置寺中,实粮其中,俟粮且尽死。门有两猿守之,有警,猿必跳踯哀鸣。而间之至也,从后门入。既被羁会城,远近人士,下及市井屠贩卖饼之儿,无不持纸素至羁所争求翰墨。守卒利其金钱,喜为请乞。公随手挥洒应之,皆《正气歌》也,读之鲜不泣下者。独士大夫家或颇畏藏其书,以为不详。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业,发于文章。虽历变患,逾不可磨灭。
历观前代,沈约撰《宋书》,疑立《袁粲传》,齐武帝曰:“粲自是宋忠臣,何为不可?”欧阳修不为周韩通立传,君子讥之。元听湖南为宋臣李芾建祠,明长陵不罪藏方孝孺书者,此帝王盛德事。为人臣子处无讳之朝,宜思引君当道。臣各为其主,凡一切胜国语言,不足避忌。予欲稍掇拾公遗事,成传略一卷,以备敦史之求,犹惧搜访未遍,将日就放失也。悲夫!
【注】 ①《奇零草》为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张煌言(号苍水)的诗集,因为写于“或提师北伐,或避虏南征”的战斗岁月的间隙,颇多散佚,“零落凋亡,已非全豹”,故名“奇零草”。②椑:棺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实粮其中
实:填满
B.而间之至也
间:从小路
C.守卒利其金钱
利:贪图
D.元听湖南为宋臣李芾建祠
听:听任
解析:选B
B.间:奸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煌言的诗集之所以残缺不全,原因之一是战火动乱,未善保存;二是清廷严禁存传抄录,更不用说刊刻了。
B.文章以“争求翰墨”的“市井屠贩卖饼之儿”与“畏藏其书”的“士大夫家”对比,暗含对士大夫贪生惧祸的指斥。
C.文章列举前代修史中正反两方面的史实,赞颂历代帝王的盛德,批评沈约、欧阳修等人明哲保身的做法。
D.作者身处“天地晦冥”之世,不能直言胸臆,故序文叙事不求其详,论理不求其透,文辞隐晦曲折。
解析:选C
C.“批评沈约、欧阳修等人明哲保身的做法”错误。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其掩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百世,欲使之终晦焉,不可得也。(4分)
(2)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业,发于文章。(4分)
答案:(1)虽然它一时被埋没压制,可是哪怕等到百代(年)之后,想使它永远晦暗无光,也是不可能的。
(2)不知道忠君孝父的本性,植根在人们心中,并且在人们的行为处事中得到显现,在人们的文章里得到阐发。
【参考译文】
我在定海得到这部诗集,吩咐谢大周另抄录一部回来。总共有五七言近体诗若干首,现在遗失很久了,姑且回忆诗集大概的内容,并为它作一篇序保存起来。
呜呼!天地昏黑,大风扬尘白日暗淡,山河颠倒,而如一颗失去气力沉落于荒岛绝地的星星,还能不时地放射出它的光亮,让人们在悲喜之中有幸可以看到。虽然它被压制埋没于一时,可是哪怕等到百代之后,想使它永远晦暗无光,也是不可能的。有宾客对我讲:“张苍水在军旅中时,没有一天不读书,他所留下的文集近十余种,都被看押他的士兵拿去,或许还有流落在人间的。这部集子是甲辰年以后,张苍水解散部队,归隐落迦山的时候所作的。”张苍水自从统领部队以来,不曾受到过势力强大的藩镇管辖,等到他从九江逃回后,逐渐受人掣肘,他才郁郁不乐。在潜隐于海岛的时候,他自己做了一口棺材放在寺庙里,在棺材里面放满了粮食,等粮食吃完了就死。门前有两只猿猴把守,有警报,猿猴就跳跃哀鸣。而奸细的到来,是从后门进去。他被羁押回到省城以后,远近的人士,以及民间的屠夫商贩之类,没有人不拿着纸绢来到羁押所,争着求取张苍水的墨迹。看守因能得到求墨者的钱财,乐得替他们向张苍水求字。而张公就随手挥写来应付他们,写得都是如《正气歌》这样的作品,读了很少有人不为之落泪的。只是士大夫家有的很害怕收藏他的书,认为会招来灾祸。这些人不知道忠君孝父的本性,植根在人们心中,并且在人们的行为处事中得到体现,在人们的文章里得到阐发。即使经历变故和患难,这种伦理却更不会被磨灭。
回看前代历史,沈约撰写《宋书》,对是否为袁粲立传有疑虑,齐武帝说:“袁粲本是宋的忠臣,为什么不可以立传呢?”欧阳修不为北周的韩通立传,君子批评他的做法。元代听任湖南民众为南宋忠臣李芾建祠堂,明代长陵的成祖不给藏有方孝儒书的人治罪,这些都是表现帝王盛德的事情。作为臣子的,处于没有忌讳的时代,应该想着引导国君走正当的道路。做臣子的各为其主,所有前朝的文字著作,不该回避忌讳。我打算稍稍收集整理张公的遗闻旧事,写成一部传略,以备忠实公正的史书采用,还在担心我搜求寻访不完全,那张公的材料就将一天天地散失了。悲哀呀!
(二)(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0分)
寄和州刘使君【注】
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 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4.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
答案: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
15.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答案: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三)古诗文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2)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君子之交淡若水,________________。(《庄子》)
(5)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于其身也,________________,惑矣。(韩愈《师说》)
(7)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
答案:(1)吾尝跂而望矣 (2)书生意气 (3)在乎山水之间也 (4)小人之交甘若醴 (5)而卒莫消长也(6)则耻师焉 (7)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四、作文(5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季羡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