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怎么用电才安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过载、短路和触电的原因及危害。
(2).知道安全用电常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算和实验展示,知道过载的原因及危害。
(2).通过观测实验,知道短路的原因及危害。
(3).通过日常生活事例,知道触电的原因、危害和用电常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探究电路过载的原因。
(2).分析短路的危害。
(3).分析触电的原因。
(4).安全用电常识。
2.难点:
1.短路现象的分析。
2.触电原因的分析。
教学器材
1.短路现象演示板。
2.因过热使绝缘材料损坏的导线、开关、插座、保险盒等。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电能的应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若不注意用电安全,将会造成生命危险及财产损失。
1.案例:
①因电路发生短路而引起火灾。
②因电线落地而触电。
2.概括各种用电事故的原因:过载、短路和触电。
3.问题:怎样用电才安全?
二.新课教学
1.防止过载
①学生阅读课文P42-44页知道什么是过载及危害。
师生共同小结:过载是电路中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致电路中总电流过大的现象。过载时容易引起输电线路处于过热状态,有可能引起火灾事故。
②展示因过热而损坏的导线、开关、插座、保险盒等。
③探究电路过载的原因。
活动:探究家庭电路中电流与用电器总功率的关系。
分析:根据焦耳定律分析导线中电流与导线发热的关系。
结论:电路过载原因是使用的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④交流:防止电路过载的一些方法。
⑤解决实际问题:“跳闸”是什么原因?
2..切莫短路
①提问:什么是短路?
学生回答:
短路是火线未经过用电器直接和零线相接触的现象。
②演示:课文图18-11实验,学生观察与思考: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铝箔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③实验现象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小结,引出短路的危害,以及家庭电路用电时要注意哪些细节。
④讨论:预防短路的措施。
3.避免触电
请同学阅读教材P45-46页思考:
(1).触电的有哪几种情况?
(2).安全用电需要注意哪些原则?
学生回答:触电是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并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
教师说明触电一般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火线造成的。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学生阅读P45页,了解各种不同的触电形式
师生总结:
(1)单线触电(2)双线触电(3)高压电弧触电
(4)跨步电压触电
问题:触电后急救方法?
学生思考后教师介绍第一步:脱离电源;第二步:尽力抢救。
教师强调:
(1)安全用电原则
请勿接触低压带电体;请勿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破坏电器设备上绝缘体
(2)为避免事故的发生,电器设备安装时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
(3)
另外购买电器设备时要注意“CCC”标志,这是我国对家用电器准许出场销售和使用的标志。
(4)为保证家庭电路的正常和安全工作,现代家庭电路中应安装空气自动开关以及漏电断路器
堂上练习
(1)?电能表的面板上标有“220V、10A、50Hz”
等有关参数,这个电能表允许接的用电器总功率是多少?
(2)?如何选择保险丝?
(3)?讨论:安全用电问题。
课堂小结
1.过载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样防止??
2.短路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样防止??
3.家庭电路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止??
4.怎样用电才安全??
5? 布置作业
课本第47页“自我评价与作业”2-4题.?
板书设计
18.2怎样用电才安全
1.防止过载
(1).过载的原因
(2)过载的危害
(3)过载的防止
2.切莫短路
(1)短路的原因
(2)短路的危害
(3)短路的防止
3.避免触电
(1)家庭电路发生触电的原因
(2)防止触电
4.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在以前学习的上,对家庭电路中出现的电流过大的原因进行一个很好的解释,使学生在学习此课的还能学习以前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