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胡适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册
《 我的母亲》教学课件
一、导入: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 的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感受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同时,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感恩母亲
二、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三、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侮辱(wǔ)
2、解释下列词语。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本文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并划记。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五、学习课文内容。
1、思考:
(1)请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介绍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 海求学。1917年,19岁的他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1917年7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其母对他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那么,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请大家分四人小组讨论。(请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明确 :1,早训、催上早学 严厉 重罚、舔病眼 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 仁慈、温和 感谢 受气,忍耐、悲哭 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 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2,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2、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 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一)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 。
(二.) 回忆我的母亲。
(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
六、
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一,复习引入,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明确:
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 ;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
第二课时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
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
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6,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
7,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8,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三,欣赏“诗中的母爱”
1,朗读关于歌颂母亲的诗歌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歌曲欣赏
妈妈的吻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 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 吻干我脸上的泪花 温暖我那幼小的心 妈妈的吻甜蜜的吻 叫我思念到如今 妈妈的吻甜蜜的吻 叫我思念到如今
遥望家乡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可爱的小燕子可回了家门 女儿有个小小心愿小小心愿 再还妈妈一个吻一个吻 吻干她那思儿的泪珠 安抚她那孤独的心 女儿的吻纯洁的吻 愿妈妈得欢欣 女儿的吻纯洁的吻 愿妈妈得欢欣 愿妈妈得欢欣
作业: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写自己的母亲,选取典型事例,内容要真实。300——500字
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二中培训点第一期学员
田启林
2009 年7月9日 ?嬾N 蚹睳. p 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