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二、教学重点
能量守恒定律是重点。
三、教学难点
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五、教具学具
乒乓球.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有我们物理意义吗?我们生活最离不开什么能量,电能是从哪来的,是什么能转化来的?为什么制成不了永动机?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节课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能的转化与转移
自然界有各种形式的能,如机械能、内能、电能、电磁能、核能、化学能等的含义与生活实例。
活动1.能量的转移
问:1.能量在两个物体间怎样转移
2.你能说出各例中是什么能量发生了转移吗?
3.你还能列举哪些能量转移的例子?
活动2.能量的转化
观察课本P82图20-19,完成填空
(a)电池充电时,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b)电池放电时,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问:你能举例并示范能量转移和转化的事例吗?
(搓手、哈气)
活动3.能量的转化过程
观察图片,根据能量转化的顺序来排序,并讲述能量转化的故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活动4.观察与议论
演示:下落乒乓球
问:1.乒乓球过度降低说明了什么?
说明球的机械能在减少
问:2.能量去哪儿了?
乒乓球与空气和地面的摩擦,转化为内能了(注意能的总量不变)
讨论生活实例
观察课本P83图20-20,完成问答
问:1.电动机在工作时消耗了什么能?是否都转化了机械能?还转化成哪些形式的能?
2.如果将转化后的其他形式的能全部加起来,是否应该与所消耗的电能相等?
二、能量守恒定律
历史上曾有人妄想,不用消耗能量就能使机器运转——永动机,结果都失败了。
17~18世纪许多机械专家就已经论证了永动机是不可能的,法国科学院在1775年就正式决定,不再研究和试验任何永动机。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和保持不变。
三、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的方向性
1.内能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会自发的由 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
2.烧水时,燃烧的煤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当水凉下来时,内能可以复原成煤的化学能吗?
汽车的动力来自发电机中汽油的燃烧,在行驶中克服摩擦,动能转化成地面、车轮和空气的内能,这些能量可以用来再次开动汽车吗?
总结:大量事实表明,能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练一练
1.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依次是(????)
???A.?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
???B.?柴薪时期、石油时期、煤炭时期
???C.?煤炭时期、石油时期、电力时期?????
???D.?畜力时期、热力时期、电力时期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B.?做功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加10J,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少10J?
??D.?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10J,一定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10J?
3.?接在36伏电路中的一盏电灯,通过电灯的电流为1安,通电 10秒钟,电流做功____________焦,消耗电能____________焦,那么,就有____________焦的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4.冬天放在被窝里的热水袋冷却,热水的内能消失了吗?
学生练习并回答;教师点评与补充
七、课堂小结:
一、能的转移与转化
二、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三、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的方向性
八、布置作业:课本P85:自我评价与作业
1.?2.?3.题
九、板书设计
一、能的转移与转化
二、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和保持不变。
三、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的方向性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