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7 07:5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
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
B.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
C.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
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
2.
历史上把图中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
A.
2.5
km
B.
2.5
m
C.
2.5
dm
D.
2.5
cm
3.
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
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
小明同学的自行车
B.
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C.
新华大街
D.
天上飞过的小鸟
4.
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由表可知(  )
A.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
B.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
C.
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
D.
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
5.
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则(  )
A.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
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
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
D.
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6.
短跑运动员6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7.
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
min.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
200
m
B.
400
m
C.
2
000
m
D.
10
000
m
8.
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150
m/s
B.
15
m/s
C.
1.5
m/s
D.
0.15
m/s
9.
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
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
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10.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
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
cm
B.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
=32.0
cm/s
C.
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
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
止释放
11.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  )
A.
所用时间为2.4
h
B.
所用时间为2.6
h
C.
平均速度为48
km/h
D.
平均速度为50
km/h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2.
如图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________
cm,分度值是________
mm.
13.
如图所示的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图甲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________(填“快”或“慢”).
图乙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__完成运动所需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________(填“快”或“慢”).
14.
2015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Q3进行了第二次长途测试.
之前的测试中,该车的平均车速约90
km/h,合________
m/s;自动行驶过程中,路边树木相对该车是________的.
15.
如图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____.
(2)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填“快”或“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
16.
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
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________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南

06:43

济南西
08:37
08:41
406
曲阜东
09:13
09:15
535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7.
情景:放学后,小明骑自行车回家.
小明发现,在下坡时,不踩脚踏板,自行车似乎也越来越快.
问题:从斜面上自由滑下时,物体的速度怎样变化?
猜想:从斜面上自由滑下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
器材:小车、长木板、木块、卷尺、秒表.
实验:
①用木块和长木板组成斜面,如图所示,用卷尺量出斜面的长s1.
②将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记下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③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点处,记下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
实验数据:
路程/m
运动时间/s
运动速度/(m·s-1)
全程s1=0.6
t1=0.5
v1=
上半程s2=0.3
t2=0.3
v2=
下半程s3=s1-s2=0.3
t3=t1-t2=0.2
v3=
(1)将表中空格填写完整.
(2)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明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快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
液体:自来水  液柱长度:30
cm  气泡长度:4.1
mm
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θ角为0°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速度随倾斜角θ变化的图像.
(3)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_后变________(填“大”或“小”);在θ角为________°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19.
下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启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启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卡车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
(2)电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车的速度v与时间t的定量关系是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
四、计算题(20题6分,21、22题各8分,共22分)
20.
一列200
m长的轻轨列车,以15
m/s的速度通过2.8
km的立交桥,则列车从上桥至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1.
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
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
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
s,则:
(1)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多少米/秒?
(2)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
22.
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已建设完成,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建造单位长度的1号线地铁,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________(填“高”或“低”).
(2)目前宁波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
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多少小时?
(3)1号线全线建成后,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多少千米/时?
答案
一、1.
C 点拨: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m,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
69
dm,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
6
m.
2.
D
3.
A 点拨:以小明同学的自行车为参照物,高楼和自行车有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向西运动.
4.
A 点拨:速度表指针显示的是汽车的实际速度,而不是平均速度,且单位为km/h.
5.
D 点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若有,则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没有,则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汽车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时,司机相对于汽车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以桥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以高架桥为参照物,汽车由南向北发生了位置变化,汽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汽车向北运动,即该司机向北运动,故C错误;以司机为参照物时,路灯和司机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路灯是运动的,故D正确.
6.
C 点拨:运动员的速度v1==≈8.
3
m/s,汽车的速度v2=54
km/h=
m/s=15
m/s.
7.
C 点拨:车的速度约45
km/h=12.
5
m/s,则路程s=vt=12.
5
m/s×3×60
s=2
250
m.
8.
C 点拨:0.
3
s内水滴下落的距离是45
cm,则水滴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1.
5
m/s.
9.
D 点拨:0~t1这段时间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t1~t2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不变,即汽车保持静止状态;t2~t3这段时间内,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从图像上可以看出,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短,运动的速度大,故D正确.
10.
B 点拨:sAB=80.
0
cm-40.
0
cm=40.
0
cm;sAC=80.
0
cm,vAC===32.
0
cm/s;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所用的时间偏大,距离不变,根据公式v=可知,平均速度vAB会偏小;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BC段的距离不变,但通过BC段的时间将变大,平均速度将变小.
11.
C 点拨:汽车行驶120
km所用的时间是t=+=+=2.
5
h.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48
km/h.
二、12.
1.
75;1 点拨:木块的长度为1.
7
cm+0.
5
mm(估计值)=1.
75
cm.
13.
时间;摩托车;快;路程;自行车;慢 
14.
25;运动
15.
(1)秒表 (2)慢;正 点拨:(1)实验中,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因而除了刻度尺外,还需要秒表.
(2)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的,则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16.
129;214 点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535
km-406
km=129
km;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运行时间为09:13-06:43=150
min=2.
5
h;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214
km/h.
三、17.
(1)1.
2;1;1.
5
(2)物体从斜面上自由下滑,速度越来越快
18.
解:(1)1.
2 (2)如图所示.
 (3)大;小;45
点拨:(1)v===1.
2
cm/s.
(3)根据图像解答.
19.
(1)匀速直线 (2)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3)(5+0.
5t)m/s (4)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
点拨:(1)由表格可知,卡车的速度在几个时刻是不变的,卡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电车速度依次为5
m/s、7.
5
m/s、10
m/s、12.
5
m/s、15
m/s,即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3)由表格可知,电车每隔5
s速度增加2.
5
m/s,即每秒增加0.
5
m/s,故从0时刻开始每过时间t速度增加(0.
5t)m/s,则有v=(5+0.
5t)m/s.
(4)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电车和机车每隔5
s速度都增加了2.
5
m/s,即它们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是相同的.
四、20.
解:列车从上桥至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
200
s.
21.
解:(1)从发现障碍物到开始制动的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s=70
m-60
m=10
m,故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v===20
m/s.
(2)请勿超速行驶.
(答案合理即可)
22.
解:(1)高
(2)公交车从高桥西到东外环的时间t1===0.
852
h,
地铁从高桥西到东外环的时间t2==≈0.
645
h,
可节省的时间t=t1-t2=0.
852
h-0.
645
h=0.
207
h.
(3)地铁由东外环到北仑所用的时间t3==≈0.
555
h,
全程的平均速度v==≈37.
2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