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杠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19. 杠杆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5 15:0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杠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杠杆上的三点,会利用杠杆尺探究杠杆的作用。
2、能够收集数据、利用数据并能作出解释。
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体验、探究杠杆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课件、香皂(当重物)、橡皮、铅笔、杠杆尺、钩码、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相信这幅图片大家并不陌生,这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个游戏(生:跷跷板)看到这熟悉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或想问的?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发现小朋友能翘起爸爸的奥秘。
一根木棍,用它来撬动石头等类似重物时,他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来研究的内容——杠杆(板书课题)
2、师:同学们,看到杠杆你有什么想问或想说的?
同学们的求知欲真强啊!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进入下面的学习吧。
2、
认识杠杆上的三点
1、既然咱们要来研究杠杆,那你们想不像自己都手制作一个杠杆体会一下它的威力?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的物品模拟撬石头。(学生模拟撬石头,教师巡示)
2、教师提问:我们在模拟撬石头时,你有没有发现杠杆上有哪些地方在起作用?谁能说一说?谁能指给大家看看?你们发现了吗?
如果把我们刚才所指的这些地方,缩小成一个点,这三个点,在科学上有一个规范的名字:板书重点,支点,力点。
3、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重点、支点和力点吗?
4、师总结: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
(板书并强调这三点都作用在杠杆上)
听明白了吗?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制作的杠杆,在小组内相互指一指、说一说杠杆上三点的位置。
5、师:其实,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是一条直线的样子,只要有支点、重点、力点,工作时重点和力点都能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就应用了杠杆原理(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常用的三种工具,它们是杠杆吗?如果是请找出杠杆上的三点)
课件:练习找杠杆上的三点
(可以说想说的图片)
师:我们看到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却能撬动,说明使用杠杆有什么好处?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游戏来研究一下,首先请出我们的老朋友(杠杆尺)和(钩码),回顾杠杆尺的特点
为接下来同学们能更清楚的研究杠杆,我们今天把杠杆尺支点的左侧部分作为重点的位置,支点右侧的部分作为力点的位置,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计量,数量越多,则代表用得力就越大。
三、实验探究杠杆的作用
(一)、游戏引入猜测杠杆的作用
把四个钩码挂在杠杆尺左侧的第二个格子作为重点的位置提问:
1、老师的手放开会怎样?
2、想让尺子恢复平衡应该怎样?
3、老师先不用钩码,我把手放在杠杆尺支点的右侧,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实验探究杠杆的作用
1、分组实验。
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⑴小组同学分工合作;⑵每次只能选择一个位置挂钩码;⑶在重点或力点一端作出标记,以便于观察实验;⑷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个数记量;⑸杠杆平衡后再做记录;⑹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各组根据实验记录表汇报一下实验过程和发现
3、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课件出示)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要想判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我们要从重点到支点与力点到支点的关系进行判断,可见并不是只要使用杠杆就会省力。生活中这样的工具也随处可见。
四、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一)、看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种我们常用的工具:理发剪和铁皮剪
1、比较下面两件工具它们是省力杠杆还是不省力杠杆?
2、讨论:
为什么理发剪要用费力杠杆来做,铁皮剪要用省力杠杆来做?用省力杠杆做理发剪好吗?
(二)、举例
1、可见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原理?(生自由发言)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的图片。
3、请同学们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分析一下:这些工具是杠杆吗?如果是,那它是哪种情况的杠杆呢?
3、学生交流讨论(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让学生分析是否是杠杆,指出它的三点,并分析是哪类杠杆。)
课堂延伸:师: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你认为可能吗?如果可能,支点在哪里?杠杆是什么样的?
说明阿基米德当时研究出杠杆原理的激动心情。
同学们你们研究了杠杆撬石头的奥秘你的心情呢?你的收获呢?能把它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吗?老师相信你。
同学们,科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也会像科学家那样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课下同学们可继续搜集生活中的省力费力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