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博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5 19:22:17

文档简介

2020年高一年级6月份入学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B2.A3.D4.B5.A6.C7.B8.D9.B10.D11.A12.A13.B14.C15.A16.D
B18.C19.C20.B21.D22.B23.C24.B
25.(1)目的:维护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4分)
影响: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出现了大量流民,激化了社会矛盾。(2分)
(2)不同
手段不同:清初圈占土地依靠皇帝政令,英国圈地运动借助法律
对象不同:清初圈占的主要是无主荒地,英国圈占的是农民土地
目的不同:清初满洲贵族利用失去土地的农民从事田庄生产,英国贵族地主让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廉价劳
动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
简评: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使劳动人民的处境恶化,加剧了英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但是,圈地运动为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也为发展中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准
备了条件。(4分)
论题:棉花贸易及棉纺织业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分)
阐述: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等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洋布、洋
斥中国沿海市场使中国东南沿海传统棉纺织业濒临破产。“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
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下,中国棉纺织业快速发展,成
为当时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涌现了一批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家,他们在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振
民族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8分)
由此可知,棉花和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有很大关联,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7.(1)表现:轮船航运体系初具规模,轮船数量有较大增长;国际航线迥及欧美、东南亚,国内航线迥及内河各
水域;轮船航运业初步形成体系,综合能力可以和国外航运公司竞争。(4分,答出两点即可)
影响:打破了外国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对逐步收回航运主权起到积极作用。(4分答出两点即可)
有利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投资航运业的爱国情怀)。(4分,答出两点即可)
不利因素:外国资本的挤压;列强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不安定因素;技术和资金的缺乏。(2分,答出一
点即可)
28.(1)背景:美国深陷经济危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自由放任政策失效;罗斯福贏得总统选举,就仼美囯总
统;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变革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
简评: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危机阴影;一定
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
质基础;其社会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美国民众的利益;但新政无法从根本上
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6分,答出三点即可)
【2020年高一年级6月份入学考试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0-05-351A年高一年级6月份入学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題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七第一节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春秋时期的管仲说:“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未一耜
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锥一凿,若其事立。”这反映了当时
A.铁制农具在生产中普遍使用
B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C.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D.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2.下表为中国古代江南地区人口总数的统计情况(部分)。表中现象可用于说明中国古代
南地区人口总数(人)
四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永和五年(公元140年)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57
宋崇宁元年(1102年)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35987111
A.江南经济不断发展
B南方地理条件优越
C.人口增长异常迅猛
D.北方发展逐步衰落
3汉代之前,丝织品主要供王室贵族使用,普通人不敢间津;到了汉代丝织品逐渐普及到社会
的各个阶层。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的失序
B.私营纺织业的兴盛
C.审美观念的提高
D丝织品产量的增加
4.唐代以来,扬州发展成为江南以及长江流域物资最重要的集散地,居住在这里的外国商人多
达数千人其中龙以阿拉伯、新罗、日本等国为最。扬州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重要的交通位置
C.发达的农业手工业
D.安定的社会环境
5.宋代四川地区盛行铁钱,但铁钱极为笨重,买一匹马要用铁钱两万枚,重一百多斤,携带极不
方便。这一现象
A.客观上推动了纸币的出现
B使白银得到广泛流
C.使当地商户经营非常困难
D扰乱了国家企
【2020年高一年级6月份入学考试历史第1页(共6面
6.清代前期,在江苏、福建、广东、浙江、安徽等省盛行永佃制,地主只能收租完粮,不能随意增租13.
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佃农则可依约退回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现象
A.表明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开始瓦解
B.加剧了当时的土地兼并
C.说明农民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刺激了雇佣关系的产生
据清代史料记载,苏浙地区小农家庭所需衣着的100%、口粮的50%以上要依赖棉纺织业提
供,农具等生产资料依靠手工业收入购头或补偿,地租和赋税的缴纳也离不开棉纺织业。这
反映出当时苏浙地区
A.沉重剥削损害了农民利益
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农户已从土地中脱离出来
D.民营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8.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
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
十年。”芮玛丽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
A.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B.促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C.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9.据统计,1901-~1911年,中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有340家,平均每年设厂数为31家;新增民
族工业资金总额达5600万元,平均每年新增资本510万元。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清末新政及实业救国的影响
C.清政府尝试摆脱经济困境
D.列强暂时停止对华武装侵略
10.胡适评价张謇时曾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
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
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张謇许多志愿未能完成的外部原因是
A.缺乏技术人才和机器设备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受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11.右图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的社会现象,有民谣形容为
马路才过两三条,米价已经跳三跳”。这反映了当时

A.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
B.百姓赋税负担沉重
C.社会上囤积居奇严重
D.官僚资本肆意盘剥
极不
12.据资料统计,1967-1976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6.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
为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3%。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18
A.经济政策的实施偏向于工业
B.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C.工作重心在于推动经济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效果明显
2020年高一年级6月份入学考试历史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