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一)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7 09: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一)
【白银】
唐诗阅读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23.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
”,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
”,结果“
”。(3分)
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3.(3分)锦(红)衣
春游
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
24.(2分)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意对即可)
【广州】
古诗阅读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2分)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3分)
12.(1)“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
(2)“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桂林】古诗词鉴赏
【甲】《渔家做》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
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__________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17.
(1).
窦宪勒石燕然,
(2).
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3).
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
18.
示例1: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
,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示例2: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河池】诗词赏析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5.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2
分)
(2)有人认为画线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认为如何?请简要分析。(2分)
15、(1)写的是夏季的景色。从“鸣蝉”“稻花香”“蛙声”可能看出。
(2)【答案】可以这么认为。
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主动出现在眼前,这是把茅店当成人来写了,好似茅店在迎接自己这个老友似的,这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这样理解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了。
【贺州】古诗词鉴赏
15.按要求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和“
”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

【答案】(1)
白日斜
天涯
痛苦或愁苦。
(2)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答案】(2)
示例一: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示例二:诗歌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和“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柳州】古诗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写的是
的场景。(2分)
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2分)
14.①孙权;②冬季打猎(或壮观的出猎、出猎、狩猎)
15.示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活用典故,作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的思想感情。
【梧州】古诗文阅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下列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
  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11.C【解析】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表述不正确。
【毕节】诗歌鉴赏
山坡羊?撞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⑴划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岀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2分)
  ⑵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国富民殷,社会和谐。请就两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3分)
 
⑴分别从视角和听觉角度写的。
  ⑵示例: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古代,封建君主制,兴亡都逃不了封建朝廷、官吏的盘剥;而今天,我们生活的是一切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里,国家富,人民就安康幸福。
【黔南】
古诗文阅读理解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9.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10.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3分)
9.(3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10.(3分)“弄”字用拟人手法(1分)化静为动(1分)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
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1分)
【遵义】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救,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绢一丈续,系向牛头充炭直。
22.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3分)
23.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22.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1分),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2分)。(如果只答到“表现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1分)
2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