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斑羚飞渡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8 09: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斑羚飞渡》(讲授型)
------沈石溪
(备注: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生字词并学习文章生动真切的描写,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深入分析,探究动物身上折射出的可贵品质。
2.复述故事,品味语言,发表见解,畅谈感受,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联系生活,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①通过复述故事和畅谈感受,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勇于自我牺牲的悲壮美,进而领会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放在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情感上。
教学设计及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2)、朗读法: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自由朗读,之后采用个别朗读,全班齐读,请个别学生范读等形式,一节课书声朗朗,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讨论法: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1、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课后生字并写出重点词语的解释。(生词本上)
3、准备复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4、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做一符号。
5、有条件的同学搜集有关斑羚的有关资料。
6、根据预习课文时自己的感受,加上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想一想主旨和本文相似的人和事。
二、课堂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P:通过FLASH向学生展现一个与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的相似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
(学生们被老师声情并茂的故事给打动了,课堂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稍作停顿,教师的叙述继续)
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重温预习的内容
1.巩固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快速通读全文,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提炼语言信息,稍后请告诉大家: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为了减少文字上的障碍,大家先看看这些字词你掌握了没有。我们先将每个字词读两遍。(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
肌腱 逞能 恍惚 甜腻 娴熟 进退维谷 一尘不染 略胜一筹 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
师:当然,除了这些外,如果在读课文过程中还碰到生难字,可以举手问老师。现在大家就开始吧。(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间或帮助学生认识其它生字难词。约3至5分钟)
2.请出一、两名学生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师:请大家举手回答刚才的提问,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简单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大意。(引导学生说到故事大意即可,详情可接下来分析)
(三)整体感知,感悟理解
思考题一:请同学们用简洁一句话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斑羚群陷入绝境时求生、飞渡自救的全过程。)
P:板书1:绝境时求生、飞渡自救
思考题二: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斑羚已陷入绝境 陷入绝境的斑羚群如何表现
(1.文章开头写“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从“逼”字可看出斑羚群陷入险境;文章第二段中两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险峻的山势,从两山相距“6米”,而斑羚最多只能跳5米远,可见斑羚群已无路可逃了。 2.斑羚群陷入绝境后,惊恐万分,它们“惊慌”“蹿跳”“骚动”,一只老斑羚哀咩一声,坠下悬崖;一只母斑羚神情飘渺,就要踩进深渊。危急关头,斑羚群所有眼光集中在镰刀头羊身上。 )
P:板书2:惊恐万分
思考题三:在课文中画出镰刀头羊的表现,并分析镰刀头羊的形象。
(第4段:“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第6段:“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一声吼叫……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地决心。”
第8段:“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
第16~17段:“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消失在一片灿烂中。”)(镰刀头羊的形象: 镰刀头羊具有沉着镇定的坚强品格、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有着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较高的威信,它体现了身为头羊的领导作用和榜样作用,是一个为种群的生存而勇于献身的领袖形象。)
P:板书3:沉着镇定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首先,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斑羚飞渡场面的悲壮。注意:在观看过程中请大家留心彩虹出现的次数和时间,并思考它每次出现都有何作用(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2.请同学们饱含感情地为我们朗读第九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是怎样描绘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请你用手中的笔迅速圈画出文中的动词。(学生读完课文后认真圈找动词)并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老师与学生核对所找出的动词,并引导学生说出动词的作用:准确、传神,细致生动描绘斑羚试跳的整个过程;形象生动的比喻,将附落深谷的老斑羚的命运描绘得悲壮而又灿烂;主观感受的抒写,写出了人类对斑羚的敬意和赞叹。)
思考:文章描写“斑羚飞渡”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斑羚们在种群面临灭绝的关键时刻,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并成功地飞渡自救充满了感慨,对老斑羚们“从容地走向死亡”,“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道路,从而铸就生命的辉煌”,尤其是镰刀头羊卓然的领袖风范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表达了浓郁的溢美敬重之情。)
P:指导学生朗读第9-17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P:板书4:作者感概-------献身精神
(五)拓展延伸
1.本文作者沈石溪是动物小说作家,他曾经这样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那么,读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又在这些动物的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学生可能回答: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在困难面前镇定勇敢、临危不惧、学习斑羚那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P:教师可适当引导同学将思绪转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师:听同学们话说到这里,我不禁深深的悲哀起来,当我们对斑羚们面对绝境挺身而出,从容赴死的大爱精神倍感折服时,一个问题折磨着我,是谁逼这群斑羚逼入了绝境,又是谁让他们只能以死求生?(学生中有声音说“人”)是的,是人,人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生又何罪?死又何辜!人才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由于人类的肆意屠杀,导致了许多物种灭绝.(列举多种动物濒临绝种的例子)动物灭绝之后就到人类了。
师:面对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呢?(人类应该向这些动物道歉;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人类早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师结束语:同学们们我们今天的话题实在是太沉重了,沉重的让我们有些窒息,但我又想起这样一句话:人类的认识史仿佛就是不断纠错的历史……
当我们的脑海中还不断浮现斑羚坠落悬崖的身影和它们悲哀、无助、的目光时,那个抱着丹顶鹤的女孩已经从沼泽地向我们走来,珍珠鸟栖息在我们作家的肩头睡着了,而青藏铁路下的那条绿色生命通道中,藏羚羊正成群接队地悠然走过。我们相信,爱,才是永恒的,爱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保全一个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最后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出示幻灯片)
所有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学生齐读)
(六)作业设置: (任选一题完成)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学习本文生动精确的描写,描写运动场上的一个片断。(从细节描写中突出人物的精神)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