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归》
教学内容:
花城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
认知音乐节奏(五)学唱歌曲《放牧归》
教材分析:
《放牧归》是一首C大调的哈萨克族民歌,由4个乐组成。词曲集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每句的句首都用了和萨克族音乐典型的节奏“X
X
X
”,构成了欢乐跳跃的特点,表现了牧童放牧归来的喜悦心情。
学情分析:
《放牧归》这首歌曲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加上紧凑的节奏型,歌曲中跨小结的连音线加切分节奏弱起,都给歌曲的学唱增加了难度,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歌曲的学唱上,加入一些打击乐器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节奏。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演唱、律动、歌舞剧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知识与技能:
认知新的节奏型,并能在节奏练习“读读、拍拍”和歌曲中正确地拍,读,唱出来。
过程与方法:
背唱歌曲《放牧归》,能用准确的声音和情感表达歌曲的情绪,注意节奏“切分节奏”在歌曲中演唱正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放牧归》。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型在歌曲演唱中的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
钢琴、节奏卡
教法:
教法:演示法,教授法
学法:
学法:听唱、模唱
一、组织教学。
全班齐唱东关小学校歌《扬帆起航》
二、新授歌曲《放牧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读读、拍拍下列节奏
(1)2/4
X
X
X
X
︱
X
0
︱
X
X
X
X
X
︱X
0
‖
(2)
2/4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0
‖
(二)聆听教师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1.听听、说说
教师完整范唱,唱完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这首歌分为几个乐句?主要节奏型是什么?
这首歌分为4个乐句。
主要节奏型是:切分节奏。
2.听听、拍拍
再次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关注每个乐句的开头都用了怎样的节奏型,并能试着拍一拍。
(三)进入情境,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旋律,跟琴哼唱旋律。
2.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3.教师教唱歌曲、
运用听唱法突破难点乐句。
1=A
2/4
牛儿为讨好牧童的欢心,故意把那铃铛儿摇得更响。
牧童望着肥壮的牛群,牧童里更添一杯蜜糖。
三、巩固歌曲
1.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角色进行表演。
2.放三遍歌曲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3.请1~2组上前表演,全体为他们演唱,师伴奏。
对于表演出色的给与掌声鼓励。
4.听听、奏奏
学生可以在听完歌曲后,思考用怎样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五)处理歌曲。
(1)歌曲演唱时,学生需准确地演唱每个乐句开头的“
X
X
X”节奏型,这也是最能体现出哈萨克族民歌音乐特点的节奏型。
(2)让学生加入打击乐器边唱边为歌曲伴奏,拿出自己选择好的打击乐器,先分开练习,在一起练习。
(3)学生可以对他选用的节奏型是否合适进行评价。
(4)没有乐器的同学,可以随着音乐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做身体律动,感受节拍。
四、拓展
1.学习了《放牧归》这首歌,你有什么收获吗?
让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2、师生再见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放牧归》,认识了切分音,学习了切分节奏的打法,也通过我们的歌声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体会了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作为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