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二)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7 09: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二)
【荆门】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巳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住,气节为时人所重。
8.
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少年潇洒、_____
、_____的心境。
9.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答案】8.
(1).
壮年漂泊(飘零)、
(2).
暮年孤冷(孤寂、凄冷、凄凉等)
9.
①虚写:上片回忆少年歌楼听雨时红烛罗帐的温馨欢恰的两面,以及中年客舟听雨时江阔云低、西风悲雁的漂泊落寞的场景。(②实写:下片实写而今幕年独在僧庐下听雨时凄凉孤寂的处境。③虚实结合,感怀已逝岁月,慨叹目前境况,表达时光易逝、一生漂治孤苦的情感,并暗含对国家由兴而衰而亡的叹惋。
【潜江】古诗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⑴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
之感。(1分)
⑵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2分)
8.⑴寂寞孤独(失落惆怅、岁月易逝等)
⑵①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③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④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虚实结合。
【咸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因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
一联也是对仗的。
B.
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21.
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襄阳】古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2分)
11.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10.少年狂气(狂气)
11.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
【孝感】古诗词赏析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1分)
9.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2分)
8.思乡9.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
【郴州】古诗鉴赏
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本诗中“
”一字生动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和雄伟挺拔的气势。(2分)
10.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请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例进行赏析。(2分)

10.
二十岁后,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脑,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掌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衡阳】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
(一)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7~8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辛苦。
C.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D.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8.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娄底】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
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16.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答案】15.
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16.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益阳】诗词鉴赏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
下列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为律诗。律诗属近体诗,成熟于唐朝,分五言、七言两种。
B.
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这与《春夜喜雨》《望岳》开头一样,都是平淡叙述,没有形容,亦没有运用修辞,我们由此能看出杜甫五言律诗的风格。
C.
颔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意境开阔。
D.
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凭轩”一句与题目“登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一体。
11.
请写出这首诗的抒情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10.
B
11.
抒情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情感:诗歌后两联写登临之感:战乱不休致使诗人与亲朋之间音讯不通,贫病交加的自己只得生活在一叶孤舟之上,况且北望关山,战乱频仍,唯有老泪纵横。这些抒情诗句既抒写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穷愁潦倒、壮志未酬),更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