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案
教学目标:
1、跳读课文,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
2、抓取文章典型事件和人物,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能力,
2、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3、通过关键语句的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
教学方法:跳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有关南极的图片:冰山、海洋、寒天、雪地、极光、动物。
看了这些图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南极的美丽和神秘吸引了无数的探险家,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斯科特就是其中一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感受一番悲壮之美。
二、预习检测
1、以下红体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厄运(è)
胆怯(què)
坚持不懈(xiè)
B、无垠(yín)
告罄(qìng)
毛骨悚然(sǒng)
C、吞噬(shì)
战栗(
lì
)
忧心忡忡(zhōng)
D、羸弱(léi)凛冽(lǐn)
怏怏不乐(yā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昔日
堡垒
辜负
耀武扬威
B、凛冽
吞噬
疲惫
语无伦次
C、毡鞋
保佑
钦佩
珊珊来迟
D、拯救
鲁莽
厄运
海市蜃楼
3、走进作者
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作家,一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精神疗法》等。中短篇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感觉的混乱》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
4、写作背景
1911年,两位著名的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各率领一支探险队踏上了冲击南极点的征程,为“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比斯科特队早5个星期到达南极,并顺利班师,而斯科特等5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
3、跳读课文,整体感知
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理清故事情节。
1、填写表格,复述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及事件
12.1.16
白色雪原
12.1.18
南极点
12.2.17
埃文斯死去
12.3.2
贮藏点
12.3.21
无法离开帐篷
12.3.29
帐篷里
12.10.29
营地
12.11.12
发现遗体并垒了石墓
2、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
时间:1912年
人物:斯科特一行5人(斯科特等人)
地点: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
事件:不幸遇难(覆没、牺牲……)
四、合作探究,研读悲剧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表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小组讨论,推选代表。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作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
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生:因为他们后到达南极。
师:从文中的那些地方可看出?“无垠的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们这时是什么心情呢?战栗了。知道自己失败了,成了亚军,斯科特一行人悲伤到了极点(展示失败之悲),但他们还不得不干什么?
生: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
师:体现在哪?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屡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此时,他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展示作证之悲)
生:他们在归途中全都牺牲了
师:为什么牺牲了?(遇到险阻)都面临哪些困难?(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因此,他们斗不过这些归途中的困难,壮烈牺牲了。(死亡之悲)
师:(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谁的观点?(斯科特)作者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不是)那世人们对他们的离去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世人之悲)
五、品读细节,感悟伟大
作者称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请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明理由。
例:第六段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继续进行着自己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须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坚毅执著,勇于探索,有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六、各抒己见,拓展延伸
1、同样是南极探险,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含义、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虽然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2、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探险家的故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3、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你是否有过冒险的经历呢?把事情的经过写一写,并谈谈感受。
七、课堂小结
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引导我们也能够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
这里,我想再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在我们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名字是:
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投影显示)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吧!
生:(齐)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
每个人都不免要经历失败的煎熬和痛苦,但无论什么情况下,请记住这句话: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