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2 古诗二首 第1课时课件+教案+素材(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文12 古诗二首 第1课时课件+教案+素材(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9 12:08: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2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P67---69)
课题
12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结合课文,借助拼音,通过多种方法,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2、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一类生字”:首、采。3、能够简单了解诗人白居易的基本信息。4、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5、能够初步了解古诗大意,正确朗读、背诵古诗。二、过程与方法1、在巩固生字的过程中,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音节、偏旁”等方式巩固生字,获得学习汉字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举手回答问题,表现自己。2、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3、能够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重点
1、结合课文,借助拼音,通过多种方法,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2、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一类生字”:首、采。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4、能够初步了解古诗大意,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
1、结合课文,借助拼音,通过多种方法,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美图,看图说词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图片,要求学生欣赏美图,看图说词。
学生欣赏美图,看图说词。
通过“小池”和“荷花”引出课题。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古诗《池上》的动画视频,点击播放视频,要求学生看视频,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看视频,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观看课文动画视频,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挖空的文字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补充句子,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阅读课文,补充句子,了解课文的大意。
了解与归纳课文的大意。
走进诗人,了解诗人
师播放课件,呈现图片和诗人的简介,并简单介绍诗人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看课件,走进诗人,了解诗人。
学生看课件,走进诗人,了解诗人。
能够简单了解诗人白居易的基本信息。
跟读生字,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本课“会认的字”的音节和组词,逐个拼读,要求学生跟读生字,读准字音。
学生跟读生字,读准字音。
初步认识本课的“会认的字”。
随文呈现,学习生字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本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借助拼音,通过多种方法学习本课的“会认的字”。
学生朗读句子,借助拼音,通过多种方法学习本课的“会认的字”。
学习本课的“会认的字”。
朗读词语,巩固生字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本课“会认的字”的音节和组词,要求学生朗读词语,巩固生字。
学生朗读词语,巩固生字。
巩固本课的“会认的字”。
学习课文,互动探究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学生学习课文,互动探究。
学生学习课文,互动探究。
(1)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2)能够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带着理解,深情朗读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古诗《池上》的文字内容、节奏线和图片,要求学生带着理解,深情朗读。
学生带着理解,深情朗读。
能够初步了解古诗大意,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帮忙捉虫,巩固生字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练习视频,要求学生看视频,朗读生字,帮助青蛙捉虫子。
学生看视频,朗读生字,帮助青蛙捉虫子。
在游戏中巩固本课的“会认的字”。
观察生字,书写生字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两个“一类生字”:首、采,要求学生观察生字,说说生字的共同点,了解一些书写规则。
学生观察生字,说说生字的共同点,了解一些书写规则。
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一类生字”:首、采。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教师播放课件,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与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顾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小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系统巩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课后任务,巩固学习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
学生登记任务,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用于辅助学习,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板书
12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池上一首
踪迹
足迹
飘浮
浮萍“首”的笔顺,(一首)(首长)“采”的笔顺,(采下)(采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部编版
一年级下
第一课时
12
古诗二首
课文
第六单元
欣赏美图,看图说词
水池
荷花
朗读诗歌,复习回顾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
池上
【唐】白居易

)娃撑小艇,
偷采(
)莲(
)。

)解藏踪迹,
浮萍(
)道(
)。






初读课文,补充课文
走进诗人,了解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
“诗魔”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主要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跟读生字,读准字音
一首
踪迹
足迹
飘浮
浮萍
shǒu
zōng


píng
一首
首长
首都
随文呈现,学习生字
12
古诗二首
shǒu
“首”是独体结构,一首
----
自己(比一比)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随文呈现,学习生字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zōng
踪迹
行踪
“踪”是左右结构,足字旁;足字旁+宗
=
踪(加一加)
随文呈现,学习生字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踪迹
足迹
“迹”是半包围结构,走之;走之+亦
=
迹(加一加)
随文呈现,学习生字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飘浮
漂浮
浮萍
“浮”是左右结构,三点水;漂浮----沉落(反义词)
随文呈现,学习生字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píng
浮萍
“萍”是上下结构,草字头;草字头+三点水+平
=

朗读词语,巩固生字
一首
踪迹
足迹
飘浮
浮萍
shǒu
zōng


píng
学习课文,互动探究
任务1:朗读古诗,用“____”画出“突出小娃动作”的词,通过这些词,你看到了什么呢?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突出小娃动作的词有:撑、采、藏,通过这些动词,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偷采白莲回来之后,天真可爱的样子。
学习课文,互动探究
任务2:理解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所包含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
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踪,船行水面,浮萍放开,现出一条清晰的水道,一时合不拢。
学习课文,互动探究
任务3:古诗中“偷采”与一般的“偷”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不一样。一般的“偷”是可耻的,令人反感和厌恶的,而小娃的“偷采”是光明正大的。他毫不掩饰、天真调皮的举动使我们感受到他的纯真和可爱。
带着理解,深情朗读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

小艇,
偷采
白莲
回。
不解

踪迹,
浮萍
一道
开。
帮忙捉虫,巩固生字
观察生字,书写生字
“首”是“独体”结构,第六笔“横折”的“横”写在横中线。
shǒu

写字要点:
一看结构;
二看位置;
三看关键笔画。
观察生字,书写生字
“采”是“上下”结构,第三笔“点”要写在竖中线。
cǎi

写字要点:
一看结构;
二看位置;
三看关键笔画。
观察生字,书写生字
shǒu
“首”的笔顺是:
,共9笔,
组词(一首)(首长);
cǎi
“采”的笔顺是:
,共8笔,
组词(采下)(采花)。
手平
掌口椭圆
三指合围
小指作支点
笔杆倾斜50度
笔靠指根
掌心空虚
笔高一寸
头正
身直
手平
足安
正确握笔姿势
观察生字,书写生字
1、认识了5个“二类生字”:
首、踪、迹、浮、萍”;
2、学习了2个“一类生字”:
首(独体结构)、采(上下结构);
3、深入了解了古诗《池上》的内容。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1、补充课本P69的内容,在“班级小管家”回复照片;
2、背诵课本P67的古诗,在“班级小管家”回复视频;
3、完成第5次抄书作业,在“班级小管家”回复照片;
4、完成第20次《综合作业》
,在“班级小管家”回复照片;
5、预习课本P68----69,练习朗读两遍。
课后任务,巩固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大家!
同学们再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