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5 14:1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我们不远的将来生活的样子——5G将打破智能化生活的门槛
 生活智能化,是近年来消费电子和移动通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可以看到智能穿戴、智能家居、VR/AR和无人驾驶一个接着一个地走热,甚至现在连门锁都在搞智能化。智能化指的是将传统的硬件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并赋予它们连接能力,也就是“智能+连接”。
 然而,虽然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行业已经走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暂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其中关键问题就在于网络连接,在现有的网络下,虽然速度一直在提升,但由于功耗高、可用频段少和高时延等限制,很难将所有硬件设备连接在一起,它们只是单独获得了连接能力,而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连动,就更不要说“万物互联”的概念了。也就是说,生活智能化需要做到“智能+连接+连动”,而5G的到来将会彻底打破现在“连接”和“连动”的门槛。正如前面所述,5G拥有速度快、频段多、功耗低和低时延的特点。5G给我们连接生活带来的影响主要分为三类:超高速率的移动网络(增强型移动宽带)、促进可靠性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万物互联(海量物联网)。
社会生活的变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9课
一.
日常生活的变化
旧中国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发展,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949年
1978年
新中国
成立
改革开放
衣、食、住、行、娱
1.背景
2.日常生活的变化——衣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色彩缤纷、款式新颖,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中山装
50年代
列宁装
“革命”
“劳动最光荣,
朴素是时尚!”
60、70年代
1984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出访欧洲


正装
休闲装
运动装
中西式礼服
日常服饰
如今,各种场合
各种款式
各种材料
……
3.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粮票、油票
改革开放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春节前菜市场前排起长队在雪中买菜
1978年的中国只是个温饱不足的低收入国家,……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高达67.7%和57.5。即使是按照中国自己当时比较低的贫困线标准衡量,也有多达1/4的人口(约2.5亿)属于尚未解决温饱的极端贫困人口。
——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
饮食结构十分单一,有些农村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20世纪50-70年代——“饿”
“饿”的年代
“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饿”。那个时候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需要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煤球票……
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的家居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得像个人样!
早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
午餐:玉米面、红薯面面条汤
晚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和窝窝头
3.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改革开放后
虽然改革开放十几年了,人们口袋里有了点钱,但毕竟还算不上富裕,吃饱为主,勤俭持家还是主旋律。几年后,伴随着改革开放,老百姓富裕起来,对饮食要求不断提高。以前,客人的餐桌上大都是些家常菜,国产的鱼、肉、菜,随着季节变化,翻着花样,变着口味来,几乎没什么生鲜。(现今)国产活海鲜已经不是稀罕物,来自世界各地的好东西,比如进口海鲜、牛肉也都成了中国老百姓的盘中餐,菜是越来越丰富了,坐在家门口,吃遍全世界,也不再是梦想。
——李允峰《从“市民餐桌”看改革开放40年》
从“吃饱”到“吃好”
20世纪80年代——从温饱到小康
20世纪90年代——饕餮时代
解决温饱奔小康
这个时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座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同时,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人们依稀可以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饕餮盛宴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鲍鱼、海参、翅肚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国菜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入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店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减肥。
3.日常生活的变化——食
改革开放后
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色健康,科学卫生
21世纪——吃出健康
绿色饮食
当今人们开始呼应健康的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该年的,鸡鸭要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保持身上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概念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清醒而及时的迈上了一个台阶。
1、早上醒来.应该喝一杯水?
2、饭后宜吃水果?
3、空腹时不宜喝牛奶

4、炸薯条、炸鸡腿、巧克力好吃可多吃?
5、汽水、可乐类比白开水更营养?
6、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
7、每天应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8、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YES
NO
YES
NO
NO
YES
YES
YES
饮食常识
略显老旧的房屋,留下了我们爸爸妈妈太多的童年记忆!
4.日常生活的变化——住
改革开放前
拥挤、居住环境差;室内设施简陋
4.日常生活的变化——住
华西村农民住房
焕然一新的村民住房
改革开放后
北京某小区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现代化的装修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日益提高,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隐私。对住房功能的要求也变得明确!
独立厨房
独立卫生间
“拆迁”成了热门词汇,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城市和农村区域规划的部署,很多家庭借着拆迁的浪潮,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环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5.休闲娱乐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文化: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旅游
健身
缝纫机
手表
自行车
收音机
改革开放前
旧四大件
电话
住房
电脑
汽车
新四大件
改革开放后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调查期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这件衣服在哪买的?多少钱?我也要去买一件!
趋同性
糟糕,怎么和同事撞衫了?看来今天还得重买一件!
个性化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传统购物
网络购物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奉行节俭
量入而出
信贷消费
超前消费
铁路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公路运输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
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航空
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道路
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1.阅读教材,归纳交通发展的表现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改革开放40年》编写组编《改革开放40年》
(1)铁路
5.17
9.12
12.70
2008-2017年高铁营运里程和占比(万公里)
截至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占世界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
铁路营运里程(万公里)
(2)公路
1978-2017年年末公路里程(万公里)
中国公路网
图片来自《改革开放40年》编写组编《改革开放40年》
1978年,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89万公里,公路密度9.27公里/百平方公里。201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3.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公路网密度达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
1978-2017年年末高速公路里程
(万公里)
(3)民航
我国生产的大型客机C919
大兴国际机场
数据来自《改革开放40年》编写组编《改革开放40年》
世界民航大国:全国民航共有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257条,其中国内航线1024条(其中港澳航线43条),国际航线233条。每天飞行4023班,其中国内航班3602班,国际航班421班。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
14.89
748.30
(4)城市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北京地铁网络
重庆轻轨
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2020年3月26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轨道集团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原则同意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该市近期将建设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等6个项目,总里程109.96公里,总投资798.08亿元,规划期为2020~2025年。
(5)出行方式的变化
“自行车王国”
马车
汽车进入千家万户
轨道交通
飞机
轮船
改革开放后,多种交通设施
改革开放前,交通工具匮乏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2.通信的发展
(1)成果: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影响:使信息的传递编的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
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中国通讯的发展
说说当今使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的现状
……
说说未来的互联网
针对交通和通信业中存在的问题,请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仍然存在,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仍不流畅,绿色交通发展还有较大上升空间,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讯网络质量和技术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等等。展望未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交通运输业和有点通信业必将迎来更光明的前景,不断向着“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的目标昂首迈进。
——《改革开放40年》编写组编《改革开放40年》
解决方式:公交优先、使用清洁燃料、发展轨道交通、提升市民素质等;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互联网的实时监测、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科技研究和投入……
拓展延伸
结合材料与所学,概括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②人民收入不断提高;
③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④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合作探究
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总结提升
改革开放的脚步没有中断,当代中学生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些什么?
①树立崇高理想,立报效祖国之志;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专业技能和本领;
③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恪守道德,遵纪守法;
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勇于面对挫折、困难和逆境,意志坚强,开拓进取;
⑥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⑦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本课小结
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影视艺术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喜爱的影视片快速发展,音乐、舞蹈、杂技也快速发展,这(
)
A.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B.有效抵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入侵
C.中西文化完全融为一体
D.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如今,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灾慈善的
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改革开放的推进
B.经济建设的发展
C.生活条件的改善
D.卫生知识的普及
课堂检测
D
A
3.人民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右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4.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比1978年减少59.1公斤,下降32.3%。对此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北京粮食供应紧张,粮食供不应求
B.改革开放后,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C.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缓慢,长期滞后
D.居民工资低微,无力购买粮食
B
5.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下列关于人们的出行方式不准确的是(
)
A.私家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B.长途可选择汽车、飞机、轮船等
C.自行车出行已经不存在
D.公交车、出租车等快捷方便
C
6.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
)
A.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B.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
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
A
7.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D
8.漫画《三代赶集》是反映宋坚一家几代人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物质多少的变化
B.生活习惯的改变
C.传统观念的转变
D.科学技术的进步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