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6 22: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同步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猫的故事》行文简洁,看似漫不经心,东拉西扯,却字字句句都经细心推敲。文中大量运用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造成洗炼的表达效果。
B.《渔夫的故事》中的渔夫,虽然善良,但毕竟有点胆小,害怕恶势力。
C.《满腔热血已经沸腾》的主人公们目标在不遗漏任何的人员,争取每一个人都获救,发现无端死人时气得失去了理智,并互相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D.《白蛇传》是著名民间传说。主要描述由白蛇所变的白娘子与青年许仙的恋爱婚姻悲剧。
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第十届园博会组委会宣布将从2014年年底开始________一条名叫“楚楚”的小鱼儿的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___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
③童倩________退出比赛,却暗地里拼命练习,以图战胜对方。
④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化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的艺术作品来的。
A.起用 体味 扬言 品味
B.起用 体验 佯言 品位
C.启用 体味 佯言 品位
D.启用 体验 扬言 品味
3
.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B.张叔叔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C.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有疑问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D.教育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
4
.
文中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A.生存环境不平凡
B.生长繁育不平凡
C.内在精神不平凡
D.外在形象不平凡
5
.
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县将举办首届“翰墨飘香”全民书法大赛,展示全民学习书法的成果。
B.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6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企业家们到湖南雪峰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这里旅游资源丰富,进行精准扶贫,开发旅游业,十万山区人民受益。
B.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沁园的设计可谓是别具匠心,每一处景物的安排都着眼于画意,它是同学们课余休息的好去处。
C.他擅长写像新月一样柔美的诗,她擅长勾勒雨丝一样细腻的画,他们若是合作一幅古诗配画,那真是相得益彰啊!
D.中考即将到来,一些同学却在学习压力面前望而却步,以致成绩大幅度下滑,真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啊!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许进雄的《中国的龙》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受人们称崇的。它的形象虽然有些凶恶,却被中国人选为吉祥及高贵的象征,广受欢迎。不像西欧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把吐火焰的龙看成恶势力的象征。龙与中国文化圈的关系非常密切,常被用以代表中国。
②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但它应是源于人们见过的存在的动物。因其罕见,形象才慢慢起变化,后又被神化,才脱离实际,成为虚构的动物。(A)河南濮阳几个6000
多年前的墓葬,发现有用蚌壳在尸体旁边排列的龙的图案,寓有宗教信仰的作用。其形象颇为写实,有窄长的嘴,长身,短腿,粗长尾巴,但无犄角。(B)发展至商代的甲骨文,龙字已是个头有角冠、上颌长、下颌短而下曲,身子蜷曲的动物形。从流传的文物看,龙早期的形象较写实,后来为了夸张其神奇,就选择九种不同动物的特征加以修饰: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当然就不可能在现实的世界找到它的形象。
③龙是古代的图腾①,图腾大多是自然界实有其物的。春秋时代的铜器铭文有过龙的记载。西周早期的《周易》,把龙描写成能潜藏于深渊,飞跃于天空,相斗于地面,流出的血是玄黄的颜色。《左传》记载公元前523
年,郑国遭受大水时,有龙相斗于城门外的洧②渊;还记载龙有黄河龙及汉水龙的不同种类,还有人能豢养它们。从这些描写及遗留的图形,可知龙原是种两栖类爬虫动物的总称,能生息于陆地及水中,有些还能跳跃甚高,像是能飞翔的样子。
④至于认为龙能飞翔和致雨,可能和栖息于长江两岸的扬子鳄的生活习性有关。龙的特征,脸部粗糙不平,嘴窄扁而长,且有利齿。在中国地区,除鳄鱼以外,这些特征是他种动物所无的异征。扬子鳄除了没有角外,身躯、面容酷似龙,可能就是龙形象的取材。何况远古的龙是无角的。扬子鳄每在雷雨之前出现,有秋天隐匿、春天复醒的冬眠习惯。古人每见扬子鳄与雷雨同时出现,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飞翔。
⑤人们认为龙有致雨的神力,起码可以追溯到商代。有甲骨贞③辞作“其作龙于凡田,又雨?”是有关卜问建造土龙以祈雨的仪式。西汉的董仲舒于《春秋繁露》中,详载建造土龙以祈雨时,如何依五行学说的原则,在不同的季节,建造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土龙,面对不同的方向,涂以不同的颜色,并以不同的人数去舞蹈。这种传统延续到近代,农民还要向海龙王求雨。
⑥龙后来还成为皇家的象征。它很可能与汉高祖刘邦的出生传说有关。汉代的《史记》有两则刘邦与龙有关的记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④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汉高祖出身普通人家,有必要编造故事说明凡人接受天命而登上帝位的合理性。不清楚的是,到底是因为龙为高贵者的象征才据之以编造故争呢,还是偶然选择了龙以编故事,才使龙成为皇族的象征?
(注释)①图腾: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做本氏族的标志。②洧(wěi):洧川,地名,在河南。③贞:占卜。④贳(shì):赊欠。
7
.
阅读全文,按顺序概括文章的内容。(8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龙的形象演变——龙是古代图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第②段画线句(A)(B)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9
.
第⑤段加点词“起码”不能删去,说说理由。
10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到西欧文学艺术中龙被看成恶势力,这是通过比较来突出中国龙的形象。
B.第②段提到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这说明龙的形象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C.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人们常在新年舞龙灯,这可能和人们认为龙有致雨的神力有关。
D.第⑥段以问句结尾,表明作者对一时解释不清的问题不下断论,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
三、综合性学习
研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09年,经国家批准,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首次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任务;2018年3月底,圆满完成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星座部署;2018年11月19日发射后由19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基本系统建设完美收官,天网覆盖全球。
(材料二)随着两颗全球组网卫星2018年11月19日凌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星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今年底正式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19日2时7分,01指挥员鄢利清下达“点火”口令后,乳白色的长征火箭托举着北斗双星腾空而起。这是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今年内第10次成功运送北斗,也是长征火箭的第291次飞行。卫星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随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1
.
请根据材料二拟写这则新闻的主标和副标。
12
.
结合两则材料,续写下面的对联。
一箭射双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现代文阅读
1、
三、综合性学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