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知道浮力的概念,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的大小;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
素;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熟练掌握浮力的简单
计算;
4.了解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关于浮力,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浮力定义
★浮力方向
★浮力的作用点
★浮力的大小
①称重法:F浮=G-F
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ρ液V排g
③平衡法:F浮=G物
★浮沉条件
①F浮>G物
ρ物<
ρ液
上浮
②F浮<
G物
ρ物>
ρ液
下沉
③F浮=
G物
ρ物=
ρ液
悬浮
④F浮=
G物
ρ物<
ρ液
漂浮
★浮力的施力物体
一、刨根问底
求解浮力
一个木块、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如图),你能用最简单的办法求出这个木块的浮力吗?还需要哪些器材?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物,所以只要测出木块的重力就知道浮力。
模型使问题简单化
1.木块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木块所受浮力为F1,然后将一个小石块放在木块上,所受浮力为F2,则F1______F2。
二、变式训练
掌握方法
解题思路:甲乙物体在液体中都是漂浮状态,浮力F浮=G物,
故F1=G甲,
F2=G乙,因为G甲<
G乙,所以F1<
F2
方法总结:用平衡法求解浮力并比较。
<
二、变式训练
掌握方法
2.将同一个木块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的情景如图所示,则木块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关系是:F甲_____F乙。
解题思路:木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是静止状态,即重力、浮力平衡,故F甲=G甲;
F乙=G乙,所以F甲=
F乙。
方法总结:用平衡法求解浮力并比较。
=
二、变式训练
掌握方法
3.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图a和图b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请判断哪杯液体密度大,并说明理由。
答:ρa<ρb。图知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都是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V排g可知
,浮力一定时,液体的密度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会变小。故ρb大。
方法总结: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漂浮(F浮=G)是本题的关键
二、变式训练
掌握方法
4.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它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轮船是______(“上浮”
或“下沉”)一些。
思路总结:一是漂浮条件的使用,二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时要同时考虑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不变
不变
变小
上浮
二、变式训练
掌握方法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只玩具鸭。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大。
解题思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即
V排不同,由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V排g可知
,
ρ液一定时,
V排大,浮力大。
方法总结: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浮力。
排开水体积大的
二、变式训练
掌握方法
6.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沉浮条件时做过一个小实验,他们将一个小木块放入某液体中发现木块悬浮,然后将一枚铁钉完全压进木块后发现木块(
)
A.下沉
B.上浮
C.悬浮
D.漂浮
7.一个新鲜鸡蛋,沉没在盛有水的烧杯里,要使鸡蛋离开杯底,可采取的方法有(
)
A.加热
B.加盐
C.加酒精
D.加水
A
B
8.三个相同烧杯中装有三种不同液体,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溶液中悬浮,乙溶液中沉底,丙溶液中漂浮,如图所示,根据条件比较一下物理量关系:
(1)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
(2)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
(3)小球排开液体重力关系:
;
ρ丙
>
ρ甲
>
ρ乙
F甲
=
F丙>
F乙
G甲
=
G丙>
G乙
反馈练习
方法总结: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应用,涉及质量、密度,综合性较强,理清题意,分清楚各种情况下的状态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9.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物体重力为G、物体完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为F、排开水和小桶总重力为G1、小桶重力为G0
:
⑴如图所示的步骤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
⑵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__;排开水的重力G排=____________,对比二者大小关系,若_________________,则可得到“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结论成立.
(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
丁甲乙丙
G—F
G1—G0
G—F=
G1—G0
思路解析:对实验过程的掌握,以及结论的得出。
F浮=
G排
9.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物体重力为G、物体完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为F、排开水和小桶总重力为G1、小桶重力为G0
:
⑴如图所示的步骤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
⑵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__;排开水的重力G排=____________,对比二者大小关系,若_________________,则可得到“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结论成立.
(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
10.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1)实验中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2)分析实验B、C可知猜想1是正确的是,可以得到在同种液体中物
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比较实验______________可知,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图中F3=_____N。
(4)实验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
越大
A.C.E
7
控制变量法
11.(2016?扬州)如图最近有报道,奇男子方恕云凭借一根不经任何加工的毛竹横渡富春江。
(1)已知人与手上物体的总质量为80kg,他两
只脚站在毛竹上的受力面积是400cm2,求他对
毛竹的压强?
(2)若他所用的一根毛竹质量为210kg,体积
0.3m3,则他能否实现水上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