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准确规范的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线图。
2、能够通过观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多种方式结合起来的(两种或两中以上运动方式组成的运动成为复合运动)。
3、能够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4、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
科学知识:
知道路线图的画法。
知道按运动路线划分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认识复合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自然界种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2—34页的内容。
教学准备
记录单、手推飞盘、竹蜻蜓、风车、易拉罐。
教学活动与建议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1.今天,唐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助手,就是唐老师手上的空竹。大家要不要看唐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
2.当然,在你们观看唐老师表演的过程中也是有要求的,唐老师希望你们能仔细的观察一下空竹的运动,尝试着用语言去描述空竹运动的轨迹。
谁来描述一下这个时候空竹运动的路线。
空竹这样运动呢?(每展示一个花样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让学生进行描述)
二、自由研究,定向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1.刚刚我们很多人都用语言对空竹的运动进行了描述,但是我们发现。用语言想要准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可以用画路线的方式来
描述。比如说,空竹在运动时它自身在转动,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来画图:①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图,这个图由哪些部分构成?
生:·、—、→
师:这些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谁能够说一说
(学生分别说·、—、箭头表示的意思)
师:·表示正在运动的物体,线条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线(路线是直的我们就直的,路线弯曲的我们就画弯曲的),→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我们通过这三个要素组成了见图,表达了空竹自身的转动。现在你们都清楚画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了吗?
(请学生重复表示画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生活中的场景,找一找这些里面有没有运动的物体,有哪些?
(出示:汽车、摩天轮、秋千、风车、青蛙图片)
我们可以用“·”表示摩天轮的车厢、在秋千上玩秋千的你……
我们每个小组可以在小组讨论统一答案后在记录单上画下你们小组的结果。注意在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画满整张记录单,用老师提供的记号笔画图,画得更大一些。小组讨论而不是每人负责一张。
每个小组从你们右边抽屉里取出记录单和记号笔。
(将学生画的记录单展示在黑板上)
一起讨论修改不同场景的路线图,确定正确画法。
仔细观察这样集中物体的运动方式,谁能按照运动路线给他们分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物体在运动的时候不止一种运动方式,由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结合起来的。比如说我们一开始玩的空竹,谁能再来说说它的运动路线。
为了方便大家研究,唐老师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比如:风车(竹蜻蜓、手推飞碟、易拉罐),谁来说说怎么来让它运动起来。
风车:手持风车跑动。边缘曲线运动,整体直线运动
竹蜻蜓:边缘曲线运动,整体直线运动
手推飞碟:边缘曲线运动,整体直线运动
易拉罐:边缘曲线运动,整体直线运动
我们将这样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动方式组成的运动叫做复合运动。
四、活动身体,尝试玩出各种运动方式
1、教师: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能做出很多运动来,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尝试我们的身体能做出几种运动方式。
(插入歌曲《健康歌》,学生自由活动身体做出各种运动)
2、学生汇报自己做出的各种运动方式
身体在前后移动,也在转动,手臂在摆动……
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你们发现了很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小朋友在课外继续研究。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