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保护小羊》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保护小羊》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6-15 20:4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护小羊》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保护小羊》
二、教学目标:
1、能表演唱歌曲。
2、能区分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个音的区别。
3、了解有关傈僳族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保护小羊》。
难点:能有感情的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课件,歌词,头饰(羊,狼,大象,刺猬,猎狗,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
1、课件的直观教学。
2、教师引导学唱,学生自主创编动作。
3、视听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动画视频。
课件出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
师:“这是什么动画片啊?大屏幕中的动物们是谁?”学生:“喜羊羊,灰太狼……等。”
师:“灰太狼一直想吃到小羊们,小羊们为了不受狼群的骚扰,它们搬家啦
,它们搬到了云南的傈僳族,傈僳族是一个什么地方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课件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让生对傈僳族有所了解,扩大知识面。}
初听歌曲。
师:“在这个有意思的地方,小羊和它的朋友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听一遍歌曲。)用动画视频播放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歌曲,用动画视频播放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刚才我们欣赏到得歌曲是傈僳族广为流传的儿歌《保护小羊》,这首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歌曲是说小羊和它们的朋友们赶走豺狼的故事。”
师:对,就是动物们保护小羊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保护小羊”(板书课题)
二.学唱歌曲
再听一遍歌曲,看歌词听歌曲。
师:“歌曲的速度怎样呢?是快的还是慢的?”生:“歌曲很欢快,节奏比较快。”
{设计意图: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为后面作铺垫。}
再次聆听歌曲,老师会把这两句的旋律线画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观察,哪个地方不一样?明确最后一个音不一样,一个是往上走的,一个是往下走的,这样的乐句是相似乐句。
(通过旋律线讲解相似乐句,能够更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两个乐句在演唱时的不同。)
有节奏地读歌词
师用响板带着同学们一边拍手一边按照节奏读歌词,,读的时候注意附点音符的读法,体现出狼的凶恶,通过有附点与没有附点的对比读,让同学们来感受附点的演唱方法。
(注:读准字音,认识不知道的生字,对比法突出?的演唱方法)
{设计意图:让生了解唱歌要求咬字清晰,为学好歌曲打基础。}
单句学唱:A:师带生唱,B,师弹生唱
(注:第一段的4个乐句情绪要表现出来:高兴----凶恶-----害怕第二段的4个乐句可以用动作表现歌曲。)
师:“孩子们,你们的节奏打得那么稳,相信你们唱得也同样的好,让我们来学唱一下吧。”(逐句教唱,老师做情绪提示。)
师:“小羊们上山岗去玩,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去玩呢?”生:“高兴。”
师:“那我们高兴的唱出来吧。”(学生齐唱一遍师做点评。)
师:“那么高兴的时候,小羊碰到了谁呢?”生:“狼。”
师:“狼是怎样的?凶恶吗?”生:“凶恶。”
师:“让我们把狼的凶恶长出来。(生个别唱或分组唱)
师:“小羊们碰到狼,它们是什么反应呢?让我们来看看。”(学唱3,4两个乐句)
师:“小羊们是什么反应呢?”生:“害怕!”
师:“你害怕时会怎么做?”(生模仿动作)
师:“让我们用害怕的感觉唱唱三四句吧。”(男女分唱)
师:“第一段学完了,让我们回忆一下这四句是怎样唱得。”(出示课件)“让我们完整的唱唱第一段吧!”
(注: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学习有感情的唱歌。}
教师总结歌曲情绪的处理方式,课件出示动画板书。
全曲学唱:A:师弹生唱,B,看课件学唱。
师:“两段都学完了,让我们完整的唱一下歌曲吧。”
{设计意图:巩固对歌曲的掌握,教师纠正演唱错误。}
变化形式演唱全曲:A,师生接唱。B,一二组和三四组分唱。C,男女分段唱。
{设计意图:加深对歌曲的掌握,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
三、表演歌曲,分角色扮演,教师边说角色边指导
通过播放多媒体动画,带领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他们的动作应该是怎样的?小羊有哪些可爱的动作呢?他们在山上做什么?突然三只狼出现了,他们在向小羊靠近,大灰狼的动作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凶恶的,伸出爪子)这时小羊焦急的喊着:“朋友们呀,快快来呀,快来保护小绵羊”第二段,谁来救小羊了呢?他们的顺序是什么?先是谁?接着呢?他们是怎样赶走大灰狼的,你能模仿他们的动作吗?
师:“看同学们模仿的这么像,谁愿意带上头套来试一试?”(台上的学生表演,台下的同学齐唱歌曲。)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加深对歌曲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师生共同评演员们的表现,再让学生自选角色随琴表演。
师:“你觉得谁表演得更好呢
?好在哪呢?”
四、总结
师:“学完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呢?”
如果没有朋友们的帮忙,小羊能战胜大灰狼吗?他们团结互助,最终赶走了可恶的大灰狼,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遇到困难,不要害怕,不要放弃,我们要互相帮助,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对不对?
下面我们在一起唱一遍这首歌曲
最后全体师生齐唱歌曲结束本课教学。
六、课后反思:
“音乐和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一年级的孩子爱玩、爱动、爱表现是他们的天性。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保护小羊》这首傈僳族儿童歌曲。我为课堂教学设计了几个小环节:
首先,由有趣的节奏律动带动孩子的学习热情,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1、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有关小羊的音乐故事,所以我先放了视屏《喜羊羊与灰太狼》,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入情入境。
2、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边播放边给学生讲故事,这样学生对歌曲的歌词就基本理解了,这样做生动、形象,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并伴有节奏的教授歌词,解决他们不认识的生字问题。
3,多元化的歌曲教学,让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处理在不知觉中掌握。
4、利用头饰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掌握了歌曲的演唱,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我尝试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为教学活动服务。歌曲《保护小羊》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词曲简洁规律,孩子们很容易学唱,歌词内容也非常好表演。在表现上,让孩子们在学会了歌曲之后,根据歌词进行表演。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例如:“大象伸出长鼻子呀,狗熊举起大手掌,小刺猬呀,小猎狗呀。”这几句歌词较突出,孩子们纷纷根据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征,进行动作创编与模仿。最后孩子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歌表演,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感和表演活动中带来的快乐。课后孩子们微笑的跑过来对我说这首歌曲真好听。我深深地感受到,依据歌曲内容去引导孩子们表现音乐,即能培养他们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又体会到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形式,达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探索、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