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
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
1.以下物理量中,能够直接反映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是(
)
A.?压强?????????????????????????????????????B.?浮力?????????????????????????????????????C.?密度?????????????????????????????????????D.?压力
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高9
cm,底面积为30
cm2;杯内水重2
N,水深6
cm,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
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
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
N
3.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可知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大
B.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4.如图所示是汽车车身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就能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身上是因为( )
A.车身吸住吸盘
B.人对吸盘的压力
C.大气压的作用
D.人对吸盘的拉力
5.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位置时,管内液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
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由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
,
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液体B中,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
,
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
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p1<p2????B.?p1>p2?????C.?m1<m2????D.?m1>m2
7.秋天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 )
A.从路旁吸向汽车 B.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不受影响 D.只向上飞扬
8.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下列过程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
)
A.将实验从山下移到山上
B.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C.使玻璃管稍倾斜—点
D.换用稍粗点的玻璃管
9.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0.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A.?把背包带做得宽些????????????????????????????????????B.?软包装饮料盒中的吸管一端削得较尖
C.?刀、斧的刃都磨得很薄????????????????????????????D.?用细线切割湿、软的肥皂
11.想象一下,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
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C.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
喷雾器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
12.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是(
)
A.托里拆利实验
B.水的沸腾实验
C.纸片托水实验
D.马德堡半球实验
13.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没有水
D.依次出现上述现象
13.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其中h1=1
m,h2=60
cm,容器的底面积S=20
c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对容器顶的压强各是(g取10
N/kg)( )
A.12
N 4×103
Pa
B.20
N 4×103
Pa
C.20
N 1×104
Pa
D.12
N 6×103
Pa
14.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B.?????????????????????
?C.??????????????????????D.?
15.如图1所示,沿纸条上方吹气时,纸条向上飘。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其工作原理与图1所示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乙和丙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下端和侧面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向玻璃管中倒入适量水,出现了图中所示的现象。
图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塑料瓶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瓶口,压紧后倒置,瓶中的水和纸都不会下落,是因为 的作用;若此时在瓶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 。?
18.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受力面积________,压强________,从而提高了砍柴的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牵引车将停放在机库的战斗机拖出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战斗机机翼下平上凸,目的是使战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于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从而使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
机翼上方空气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战斗机在进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的目的是战斗机的惯性
(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增强战斗机机动性。
20.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有不同的液体,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图中A、B、C三点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A______ρB______ρC。(均选填“>”“=”或“<”)
实验题
2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试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形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3)分析比较图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2.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力的大小F;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 等问题,尽管我们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
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设计,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
计算题
23.
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18?m,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3?=10?m,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cm。求:
?
(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物理量中,能够直接反映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是( A )
A.?压强?????????????????????????????????????B.?浮力?????????????????????????????????????C.?密度?????????????????????????????????????D.?压力
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高9
cm,底面积为30
cm2;杯内水重2
N,水深6
cm,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
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
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
N
3.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C
)
A.甲图实验,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可知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大
B.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4.如图所示是汽车车身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就能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身上是因为(
C
)
A.车身吸住吸盘
B.人对吸盘的压力
C.大气压的作用
D.人对吸盘的拉力
5.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位置时,管内液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A )
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由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
,
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液体B中,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
,
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
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A.?p1<p2?????????????????????????????B.?p1>p2????????????????????????????C.?m1<m2??????????????????????????????D.?m1>m2
7.秋天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A )
A.从路旁吸向汽车 B.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不受影响 D.只向上飞扬
8.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下列过程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
A
)
A.将实验从山下移到山上
B.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C.使玻璃管稍倾斜—点
D.换用稍粗点的玻璃管
9.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0.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A
)
A.?把背包带做得宽些?????????????????????????????????????????B.?软包装饮料盒中的吸管一端削得较尖
C.?刀、斧的刃都磨得很薄??????????????????????????????????D.?用细线切割湿、软的肥皂
11.想象一下,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D
)
A.
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
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C.
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
喷雾器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
12.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是(
A
)
A.托里拆利实验
B.水的沸腾实验
C.纸片托水实验
D.马德堡半球实验
13.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A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没有水
D.依次出现上述现象
13.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其中h1=1
m,h2=60
cm,容器的底面积S=20
c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对容器顶的压强各是(g取10
N/kg)( B )
A.12
N 4×103
Pa
B.20
N 4×103
Pa
C.20
N 1×104
Pa
D.12
N 6×103
Pa
14.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B
)
A.??????????????????????B.?????????????????????
?C.??????????????????????D.?
15.如图1所示,沿纸条上方吹气时,纸条向上飘。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其工作原理与图1所示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C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乙和丙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下端和侧面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向玻璃管中倒入适量水,出现了图中所示的现象。
图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17.如图所示,塑料瓶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瓶口,压紧后倒置,瓶中的水和纸都不会下落,是因为 的作用;若此时在瓶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大气压 纸和水下落
18.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磨刀,使受力面积________,压强________,从而提高了砍柴的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变小;变大
19.牵引车将停放在机库的战斗机拖出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战斗机机翼下平上凸,目的是使战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于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从而使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
机翼上方空气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战斗机在进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的目的是战斗机的惯性
(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增强战斗机机动性。
答案
运动状态
大于
减小
20.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有不同的液体,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图中A、B、C三点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A______ρB______ρC。(均选填“>”“=”或“<”)
答案
> >
实验题
2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试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形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3)分析比较图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答案】(1)形变(2)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丙、丁
22.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力的大小F;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 等问题,尽管我们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
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设计,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
答案 p= 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 拉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 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气压计(或托里拆利实验)
计算题
23.
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18?m,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3?=10?m,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cm。求:
?
(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1)
【答案】p=pg(h1-h3)=1.0×103?kg/m3×10?N/kg×8?m=8×10-4?Pa。
?【解析】根据题意求得四楼水龙头距水塔液面的深度为h=h1-h3.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求出压强,再利用F=pS求出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力即可。
?(2)
【答案】S=πr2=3.14×(1×10-2?m)2=3.14×104?m2,
?F=pS=8×104?Pa×3.14×10-4?m2?=25.1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