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学设计
【课标叙写】
说出常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说出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维持生命需要消耗这些食物而获得能量。懂得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能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教材分析】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是青岛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一课。在本课教学中,如何在学生中建立食物链、食物网这些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建立食物链、食物网概念的基础在于,生物之间的存在的食物关系即“谁被谁吃”。明确了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对于连接食物链并形成食物网至关重要。同时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平衡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学情分析】
课前对执教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有20%左右的同学知道食物链是表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都能用“谁吃谁”的方式表达食物链,而不是“谁被谁吃”的方式表达。学生对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有一种模糊的“吃与被吃”的认识,但具体到某种生物的食物是什么不清楚,在具体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只能分析到相邻两种生物的联系和影响,只有4%左右的学生认为食物链中一种生物受到影响,会作用到其他所有的生物。
【教学目标及目标问题化】
教学目标
目标问题化
①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播放的视频,能说出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①在这段视频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除了动物还有什么?瞪羚、猎豹的生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谁能把草、瞪羚、猎豹,这几种生物之间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来描述一下呢?这样的食物关系连起来形状像一条什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什么?
②通过分析不同生态环境里的食物链,98%学生能归纳出食物链的特点。通过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动画中隐藏的食物链,检查学生的对食物链的理解情况。通过画出某一个生态环境内的多条食物链,85%的学生能理解食物网的含义。知道生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②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树、毛毛虫、鸟、蛇这几种生物谁被谁吃?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海草、虾、小鱼、大鱼这几种生物它们之间有怎样的食物联系呢?这些食物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这些食物链都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这些食物链的箭头都是指向哪里?这个动画中隐含了一个什么成语?请根据成语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这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吗?食物链应该从什么开始?谁被蝉吃呢?草原上的这些生物它们中间就藏着多条食物链,你能画出来吗?现在连接起来的这些食物链在这张图片上形状像什么呢?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
③愿意合作交流;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③假如草原上的猎豹都被猎人打死了,食物网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来预测一下,在没有猎豹的草原上会发生什么?如果你是猎豹,你想对猎人说些什么?随意捕杀鸟类等动物的事情经常发生,你认为人们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哪些事情呢?
④认识到生物防治技术在生活中的实践与应用。
④你认为最好采用什么措施来防治松毛虫?联系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是不是,在任何自然环境下,一些新的物种进入,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都是好事呢?为什么一些新的生物进入,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的是有利的、有的会造成一定的灾害?
【教学重点】
知道食物链的特点,并能找出完整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
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理解每种生物在食物网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食物网的卡纸等。
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相关节目;查阅与生态平衡相关的一些知识。
【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交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达成第一个目标。
2.通过汇报、交流、总结小组挑战赛第一关、第二关的完成情况,达成第二个目标。
3.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达成第三个目标。
4.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分析问题,学以致用,达成第四个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人与自然》的视频。
2.师提问:在这段视频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板书。
追问:除了动物还有什么?(预设:猎豹、瞪羚、草)学生回答。
3.师总结:在大自然中,不仅有瞪羚、猎豹等各种动物,还有草、树木等各种植物。他们都是生物界的组成部分。(板书:生物界)
4.师提问:瞪羚、猎豹的生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预设:水、太阳、空气、食物)学生回答。
5.引入课题: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主要通过食物关系产生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板书: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提问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初步感知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让学生对生物界这个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食物链,并知道食物链的特点。
1.师提问:谁能把草、瞪羚、猎豹,这几种生物之间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来描述一下呢?学生回答。
2.师在屏幕上出示草、瞪羚、猎豹食物联系,并用链环相互连接。
追问:大家看这样的食物关系连起来像一条什么?学生回答。
3.师小结:我们就把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板书:食物链)
4.师介绍:在科学研究中,为了表明“谁被谁吃的关系”,方便我们的研究,我们用箭头把它们连起来,箭头指向捕食者,箭头的另一端就是被捕食者。(板书:草→瞪羚→猎豹)
过渡:在自然界中,有很多不同的生态环境,在每个生态环境中,都隐藏着食物链。同学们想去了解一下吗?下面就让我们乘坐神奇校车进入发现之旅第一站——走进树林。
5.课件出示树、毛毛虫、鸟、蛇这几种生物。学生思考:它们谁被谁吃?让学生在1号卡纸上,将这几种生物用箭头连起来。
6.抽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条食物链。并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谁被谁吃,箭头怎么指向。(板书:树→毛毛虫→鸟→蛇)
7.师检查、评价。
过渡:神奇校车出发啦,进入第二站——走进海洋。
8.
课件出示出示海草、虾、小鱼、大鱼这几种生物。学生思考:它们谁被谁吃?让学生在卡纸上,将这几种生物用箭头连起来。
9.抽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这条食物链。并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谁被谁吃,箭头怎么指向。(板书:海草→虾→小鱼→大鱼)
10.师检查、评价。
11.师提问:我们成功地发现了这么多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课件出示食物链)
草→瞪羚→猎豹
树→毛毛虫→鸟→蛇
海草→虾→小鱼→大鱼
12.学生讨论交流,(提示:注意箭头的方向、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
13.师总结:上面这些食物链都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肉食动物终止。这些食物链的箭头都是指向捕食者。(板书:绿色植物、凶猛肉食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画出草原、树林、海洋等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食物链,使学生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这些食物链的观察、分析,学生归纳出不同食物链的共同特点,深入了解食物链的特点。】
(二)检查学生对食物链概念的理解情况
过渡: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咱们来一个小组挑战赛,敢应战吗?请看大屏幕。下面老师会播放一个动画,请大家观看的时候认真思考。
1.看谁能发现这个动画中隐含了一个什么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请根据成语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学生小组活动。
3.小组派代表交流。
预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蝉→螳螂→黄雀)
4.师追问:有不同意见吗?这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吗?
试着让学生分析这个成语中生物数量,引导学生说出树汁被蝉吃。
5.师提问:假如恰巧有一只鹰向这里飞来,又可能发生什么?
抽生交流。
6.师评价:同学们的预测和分析很有道理。挑战成功的小组请举手。没过关的小组也不要气馁,争取下一关赶上来。
【设计意图: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强调。】
(三)认识食物网
1.在一个生态环境中,有很多种生物,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食物关系。比如刚才草原上的这些生物(点课件)它们中间就藏着多条食物链。下面咱们就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的食物链既准确又完整。
2.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找每一条食物链时,都要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2)写每一条食物链时,箭头的方向都要依次指向(捕食者)。
(3)要把每一条食物链找(完整),再找另一条。
学生阅读温馨提示
3.拿出2号卡纸,画出食物链。学生小组活动。师深入小组巡视并与生讨论。
4.学生汇报、交流。(生回答,教师用箭头工具在大屏幕上画食物链)
5.补充汇报、交流。
6.师提问:现在连接起来的食物链在这张图片上形状像什么呢?(提示:这些食物链中,相互交叉,形状像什么?)
7.师总结:由上图可见,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掉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给它起个名字叫食物网。(课件出示概念)(板书:食物网)
8.在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的生态环境。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食物网。教师课件出示搜集的森林、飞行区、温带草原等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食物网。
(1)学生观察老师搜集的森林、飞行区、温带草原等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食物网。
(2)师小结:大自然里的每一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都隐藏着这样的一张张食物网,正是这一张张网将各种生物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食物链,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引出对食物网的学习。环环相扣地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食物网的概念。】
(四)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1.师课件出示刚才画的食物网。师介绍:这几种生物它们在草原上过着和谐的生活,维持着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可是有人觉得瞪羚总是被猎豹咬死、吃掉。实在是太可怜了。猎豹太凶残了,于是就让猎人把猎豹都打死。
师提问:假如草原上的猎豹都被猎人打死了,食物网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交流:预设:有的食物链就断了,食物网就出现了漏洞。
3.师追问:我们来预测一下,在没有猎豹的草原上会发生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说出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瞪羚失去了天敌,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被吃掉了。每天过着懒洋洋的生活,数量也不断增多。慢慢的草原上的草就不够吃了,它们就会啃食草皮。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土地的沙漠化。同时兔子没有了食物来源也会饿死,其他的生物都可能饿死。甚至给人类的生存也带来了威胁。)
师继续追问:如果你是猎豹,你想对猎人说些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请不要杀我。我捕食的瞪羚多是老弱病残,剩下的都是身体强壮的,这样你们繁殖的下一代才是身体健康的。这其实就是优胜劣汰,有助于瞪羚家族的优化发展。
4.师小结:现在看来,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对一定生态环境内的生物不能随意地捕杀或破坏。
5.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随意捕杀鸟类等动物的事情经常发生(课件出示图片)。师提问: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认为人们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学生交流:鸟类、青蛙可以帮我们消灭害虫。导致珍惜的动物灭绝。
教师评价。
6.师小结:大家说的太对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与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7.师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哪些事情呢?
抽生交流。(自己不去捕杀,劝阻别人也不要捕杀,多向人们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8.共同倡议: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草原上猎豹被消灭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人们随意捕杀动物可能出现的问题,逐步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理解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三、实践与拓展:生物防治
1.周末老师去公园,发现很多树上有松毛虫啃食松树,大量的松毛虫甚至给松林带来灭顶之灾。师提问:你认为最好采用什么措施来防治?
预设:喷药。
2.追问:联系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学生交流:以鸟治虫)
3.师评价:你能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孩子。
4.拓展一:除了以鸟治虫外,其实还可以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记录下来。
5.大家还记得课前我们播放的屎壳郎的视频吗?下面请听一个关于屎壳郎的真实故事。澳大利亚是一个畜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但是他们在享受美味的奶制品的同时也遇到了“牛羊粪堆积如山,牧草被毁,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澳大利亚政府从我国购买了屎壳郎。(课件)利用屎壳郎这种生物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6.师提问:是不是,在任何自然环境下,一些新的物种进入,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都是好事呢?
抽生交流。
7.出示美国白蛾图片。介绍:多年来已对我国很多地区的城市绿化和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国务院专门下发通知全面部署防治美国白蛾。天津市就通过放飞周氏啮小蜂“生物武器”防治美国白蛾。
8.拓展二::通过这两个真实的事例,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新的生物进入,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的是有利的、有的会造成一定的灾害?学生上网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开阔视野,激发兴趣,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课后拓展这个环节,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出示思维导图)
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交流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引领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