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了解葱叶的特点,设计对比实验,发现筒形结构的特性和作用。
2.
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建立筒形结构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和模型检测,明确筒形葱叶特性。
3.
走进生活拓展延伸,了解更多生物的仿生设计及在生活中的仿生应用。
科学知识:了解什么是仿生及仿生过程。
德育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开阔学生思维。
2.激发学生的仿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仿生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重点】什么是仿生,让学生经历仿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走进生活拓展延伸,了解更多生物的仿生设计及在生活中的仿生应用。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演示材料(蛋壳、砖头、毛巾)、分组实验材料(新鲜的葱叶、实验记录单、相同大小的纸张、硬币、双面胶、支架)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新鲜的葱(棵)每组一棵、实验记录单、相同大小的纸张每组2张、硬币每组15个、双面胶、支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出课题
出示实物:锯
师:你们知道是谁发明的锯?
生:鲁班。
师:鲁班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发明家。他是受到什么启示发明了锯?
生:茅草。
板书:茅草
师:这根小小的茅草有什么特性呢?
生:两边有齿。
师:也就是锯齿的结构是吧。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正是茅草的这一特性,给了鲁班这么大的启示,有了一项重要的发明,这就是生物带给人们的启示!
【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
二、探究活动,发现筒形生物的启示
活动一:葱叶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发现葱叶性能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样植物(出示葱),认识吗?
师:那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葱叶,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生:直直地。
师:你觉得每个葱叶子都能直直地挺立的原因是什么?
师生共同交流。
(二)建立筒形结构模型对比检测实验
1.进一步猜想
师:通过观察及简单的实验我们发现了葱叶的结构特性。那——是不是所有的材料制作成筒状结构都比扁平结构的承受力要大呢?
生猜测:是\不是。
2.设计方案并实验
3.规范要求: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5.分组汇报(实物投影)请大家迅速把实验材料收拾好。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6.最后你们的发现是——圆筒形结构的承受力比扁平结构承受力大。
7.哪个小组愿意再来交流?两个小组的发现都一样,大家也都同意吗?好。
8.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对比试验,我们发现了:圆筒状的葱叶比扁平状的葱叶承受力大。板书!【板书:葱叶
筒状
承受力大】
(三)葱叶仿生
1.生活中的葱叶仿生实例
师:其实人们早就发现了筒形结构的这一特性,并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中中,同时帮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呢。想一想,生活中都有哪些物品是应用了筒形结构的特性而设计的吗?
生:圆筒形的桥墩;钢管、电线杆……
恩,生活中随处可见筒形结构的产品!(板书:新产品)
(课件播放:烟囱、水管……等)
2.教师小结
师:小小的葱叶真了不起,看来植物的特性不容忽视。
活动二:蛋壳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发现蛋壳的性能
师:植物能带来这么多的启示,其他的生物是否也有独特的性能呢?(出示鸡蛋)生:鸡蛋。
师:我们的最爱是吧,几乎每早都要吃,那你在剥皮的时候,觉得蛋壳是否容易碎。
生:一碰就碎。
师:大家都觉得很容易碎是吧。老师这里有两个鸡蛋(出示鸡蛋),不能碰、敲只能用手捏,你觉得能把他捏碎吗?
生:能(信心十足,争先恐后)
师:我想请咱们班两个大力士上来试试,(生上台)其他同学可以为他们俩加油。
学生实验。
师:为什么两个大力士都捏不碎呢?
生猜想。(里面有东西)
师实验演示。师: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师:为什么这么重的砖头压在只有2MM厚的蛋壳上,蛋壳不碎呢?(学生猜测交流)
生猜想。(可能是椭圆形的蛋壳能分散力。)
师:恩,你很善于思考,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师:看看鸡蛋的形状,什么形的?它无论从哪个面看都是拱形,难道是因为拱形结构承受的压力大?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生:做实验)
(二)建立拱形结构对比检测实验
师:那接下来我们还借助硬币、纸片、支架来设计一个验证拱形的结构比平板结构的承受力更大的实验?
这次我们可以不用小篮子,直接将硬币一个个往上放。实验要求和方法大家可以参照实验记录单二。
生分组实验,交流结果。
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看一下检测的结果,这又说明了什么?拱形纸比平板纸的承受力要大,要坚固。那么受它的启发,人们又发明了什么呢?(生交流:拱形桥)
(三)拱形蛋壳仿生
师:聪明的人们受到拱形蛋壳的启示,发明创造了很多既美观又坚固的建筑。(课件出示建筑:拱桥,拱形的棚顶,圣路易斯拱门,美国的白宫、太空针塔。看,它的外形多像拱形的蛋壳呀!
师:它们都是根据拱形结构质地轻巧、却非常耐压、承受力大的特性而设计的。它们都是利用了薄壳状拱形物体承受压力强的特性而建造的。(板书——新产品)
三、回顾仿生过程,引出仿生概念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通过对圆筒形葱叶和拱形蛋壳的研究,经历了哪些研究过程?(让学生先回答。)
学生回答:研究物体的特点——制作纸模型——检测——新产品。我们做检测的目的是什么呢?也就是为我们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是这样的吗?
恩,刚才我们所进行的探究活动,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先“发现生物性能——然后建立模型——进行模型检测——研制、开发新产品”
,在科学上这个过程就叫做仿生。(课件)板书(生物性能——生物模型——模型检测——研发产品)
四、走进生活,拓展仿生实例
导语:仿生是受到了生物的启示,根据生物的性能,研制开发新产品。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受到生物的启示而发明的?(学生交流:鸟的启示发明了飞机、鱼——船、章鱼——吸盘,变色龙——迷彩服、机器人……)
师:还有更多科技产品都是仿生发明的,你能将下列生物与仿生产品一一对应起来吗?
(课件:蝙蝠——雷达、蒲公英——降落伞、乌贼——火箭、苍耳——尼龙搭扣)变色龙──迷彩服
生对应连线。
五、拓展创新,尝试仿生设计
师:
其实,同一个生物,还能给人们多种启示呢。大家对它了解吗?(课件视频播放)
师:一只小小苍蝇,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发明创造。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身边生活,你就能成为仿生发明家。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叶子的形状,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仿生启示?(屏幕:奇思妙想)生交流:扇子,雨伞,鲁班发明锯,……
师:除了形状,叶脉又能给你哪些启示呢?想想叶脉都有什么作用?(1.运输水分和养料2.支撑)和小伙伴说说你又有了哪些奇思妙想吧。
老师引导:灌溉器,下水道管网,防盗网……
师:课下,请大家继续思考,展开仿生设想,并能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你的设想,能研制出仿生产品就更棒了。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来交流。
六、课后延伸,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同学们,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是永无止境的,仿生学也是这样。现代仿生学已经非常发达,涉及到医疗、卫生、交通和国防安全等方方面面。(播放视频)
老师相信,只要我们拥有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相信未来的生活有了大家的智慧一定色彩斑斓,请大家课后继续去观察,了解更多生物的性能,发明出更多的产品,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服务于我们的社会。
七、板书
生物的启示
葱叶
筒状
承受力大
蛋壳
拱形
承受力大
仿生
生物特性
模
型
检测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