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文档属性

名称 12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8 09:1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在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带,我国古代史书上记载着,它曾是一个神话般的文明古国楼兰的所在地。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湖干涸时仅为450平方公里。
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戈壁滩 张骞 萧瑟 远眺 和煦 荡漾 水泵 干涸 庇护所
栖息地 繁衍 吞噬
近在咫尺 裸露 肋骨
沧海桑田



shì
luǒ
ɡē

zhǐ
qiān
tiào
bèng

yǎn
lèi
cāng
yàng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检查预习,明确下列问题:
1、把课文中描述罗布泊过去情况和现在 状况的词语标画出来.
2、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牛马成群,绿林环绕 的生命绿洲
过去的罗布泊
碧湖蓝天白云
鸟栖天堂
水草丰茂,动物栖息的乐园
水 乡, 仙 湖
古代楼兰国的领地 ,主食是鱼
河流清澈,绿树环绕
过去的罗布泊: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仙湖。
罗布泊周边是 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4—8段)
广袤却无人迹、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的罗布泊
现在的罗布泊
裸露的荒漠如人裸露的肋骨
余辉中的昔日河床
干渴难耐的胡杨林
忍受20载的干渴变成干枯的“木乃伊”
枯木哭泣,生命凝固
永恒的眺望
最后的泉眼
永远的罗布泊 静静守候在 古罗布泊的湖心
碑后刻着:愿 罗布泊现象 永不发生。
动物的遗骸
斯文赫定荡舟在罗布泊(1934年)
今天的罗布泊: 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神秘 恐怖。
(3、9、14—24段)
从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 一只鸟、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 恐怖的罗布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请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朗读提示: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数据,有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注意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
①“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
②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③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
④那奇行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⑤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罗布泊
塔里木河
改道
130多座水库
138处引水口
400多处泵站
罗布泊周围情况:
孔雀河
罗布泊发生如此迅速而巨大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
一是“改道”——20世纪塔里木河曾经两次被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第11段)
二是“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 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 抽水,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第12、13段)
只图眼前本地区利益,盲目开发;不顾长远整体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懂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不保护生态环境。
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 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罗布泊
仙湖
荒漠
青海湖
月牙泉
我们应该具有生态意识、 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要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流泪的仅是罗布泊吗

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还是那么淡漠,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还是那么普遍和严重,更具震撼力。
青海湖水面下降
月牙泉濒临干涸
课文还举了哪两个类似的例子?
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现有面积约4200平方公里。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最新卫星照片清楚地显示,青海湖已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原因之一是青海湖湖水下降 ,湖面收缩,一些相对洼地形成新的湖泊;另一原因是湖区周围沙化后,刮入湖中的沙尘和原来湖底的泥沙在类似海洋湾流的作用下,在湖湾口逐渐筑起沙堤,然后分离出新的湖泊。
月牙泉
月牙泉
由敦煌城向南5公里,有一山名曰鸣沙山。鸣沙山沙丘环绕处,一汪清泉千年不涸。因其形状如一弯新月,此泉名叫月牙泉。这种水沙共生的奇景,世所罕见。
然而,现在月牙泉却大难临头:水面缩小了2/3,水深由曾经的七八米缩小到1.5米,并且还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持续下降。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或哪些方面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
浙江部分地区非法挖沙取土,数百亩农田被毁;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目前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无节制地用水,严重污染,沿岸人们不注意生态保护,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清顺治年间到清道光年间汛期的湖面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汛期来临时两岸河水泛滥,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现在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
曾是中国淡水湖之首的洞庭湖,也正面临着相似的危机,你认为洞庭湖湖面逐年缩小的原因有哪些?会带来怎样后果?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变之过

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造成的悲剧而痛惜。强烈呼吁世人:拯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树立全民环保意识。
课文为什么把荒漠化的罗布泊写在开头?
开始就给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使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并且和下文的原因说明和发出呼吁这一结构自然和谐。
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悲剧。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强烈的 忧患意识,作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具体确凿的数据等,大大强化了感彩,使文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课文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烈的感染力?
昔日的罗布泊
今日的罗布泊
对比:鲜明而具体,显示了巨大的落差, 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令人感情 激荡,无比痛惜。
排比:增强气势,强调感情,引人深思。
直接抒情:表达强烈的忧患意识,抒发痛惜 谴责之情,引起读者共鸣,发人深省。
引用数字:文章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真实可信。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
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
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 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任意”一词,更突出了人们破坏水资源的无知和愚昧。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 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盲目”一词,写出人们目光短浅, 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眼光狭隘, 不顾整体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
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大大强化了遗憾之情、谴责之情。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 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胡杨林的“挣扎与痛苦”,其实是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 的感情流露。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 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
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
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
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
无奈。”
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赋予 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 流露了“痛苦与无奈”,令人痛心。
反复“站在罗布泊边缘”一句, 强化了目睹的惨状,也令人痛心而沉重。
“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
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用拟人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 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 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 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 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报告文学:
①真实性——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真实可靠。
②形象性——对比、拟人、排比。
③抒情性——直接抒情。
罗布泊由生命的绿洲变成了沙漠,这样的惨剧,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假设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环境工程师”,请你们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谈谈如何让罗布泊“变回去” 、 甚至变得更美好的具体措施,好吗?
具体措施:
1. 多宣传加强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让居民们注意节约用水,甚至可以立法进行强制管理。
2.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培植草皮等),种植业结构调整,由发展种植业为主转向保护环境为主,以实现生产功能酌情改造。逐步改造沙化环境。
3.开渠饮水,比如雪山水等的利用等。
4.通过修闸、筑堤、疏泼、裁支井干、封堵非法口子,改造干流再道回 。
绿色是梦,生态是金。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 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 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 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1、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写一篇倡议书, 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
2、请为青海湖,月牙泉,以及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拟一句广告语,呼吁人们关注自然。
3、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 制止生态的恶化。
(任选一题做)
请拟一条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例如:
1. 保护环境——人类共同的责任!
2.珍惜资源,爱护地球。
3.也许,你明天看见的最后一滴
水, 就是你的眼泪。
人活着,
是因同时有草木活着,
是因同时有飞禽走兽活着,
人类,永远需要有别的生命陪伴。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才是真正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