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达标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达标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7 18: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质量约为50
kg
B.课桌高度约为0.8
m
C.桌面面积约为4
m2
D.课桌抽屉容积约为1
m3
2.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3.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0%。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20
kg
B.15
kg
C.10
kg
D.5
kg
4.2017年5月18日,我国全球首次海域试采可燃冰(固态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取得成功,已知1
m3的可燃冰质量约为0.9
t,则可燃冰的密度最接近于下列哪种物质(  )
A.水
B.空气
C.铁
D.铅
5.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  )
A.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因此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体积为原来的一半,因此密度为原来的二倍
C.质量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一半,因此密度增大
D.质量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一半,而密度保持不变
6.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酱油
B.纯水
C.植物油
D.酒精
7.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8.有一体积为20
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
kg/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
kg/m3
9.如图所示,放在天平上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制成的,图中天平平衡,由此可知,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5
B.5?3
C.1?3
D.3?1
10.甲、乙、丙三个正方体,棱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
g、24
g、36
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体积为50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
C.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12.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一块质量为0.79
kg、棱长为1
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1%
B.10%
C.90%
D.99%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冰和杯的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无关;若塑料瓶随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其质量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______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________乙瓶液体密度。(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
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16.小丽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球没有破裂。则球内气体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一件200
kg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________kg,体积是________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18.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
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
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
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__________
cm3,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
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与探究题(19题6分,20题8分,21题10分,共24分)
19.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同学用两种不同的物质做实验,测得四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木块1
10
20
0.5
4
木块2
108
216
0.5
(1)分析1、2(或者3、4)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
(2)比较1、3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_。
(3)比较2、4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________。
20.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
(1)在实验室,小薇把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_____g。
(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______cm3,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________(填“相平”或“不相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4)实验后,小薇发现使用的20
g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140
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______g/cm3。
(第20题)
(第21题)
21.悠悠涪江水孕育了涪江两岸儿女,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涪江水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她取了一些涪江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ρ1)、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涪江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1。
(3)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
(4)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m3=______g。
(7)计算涪江水的密度,则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物理量用符号表示),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涪江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四、综合应用题(22题6分,23、24题各9分,共24分)
22.一块碑石体积是60
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出质量为70
g,用量筒装入50
mL的水,然后将这块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75
mL。求:
(1)小块碑石样品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2)这块碑石的质量为多少吨?
23.用一个瓶子盛某种液体,测出装入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m,画出m-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1)空瓶子的质量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在这个瓶子里装60
cm3的这种液体,液体与瓶子的总质量为多少?
24.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1)求一块体积为4
cm3的玻璃镜片的质量。
(2)如图所示的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20
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这副眼镜架的质量。
答案
一、1.B 2.B 3.D
4.A 
5.D
6.A 
7.D8.B                                          
9.D 
10.C 
11.D 
12.C 
二、13.形状;状态;不变
等于;小于 
15.水平;26;2.6×103 
16.不变;变小;变大
17.200;0.2 
18.500;0.8×103;不变 
三、19.(1)相同 (2)不同 (3)不同
20.(1)水平;右 (2)43.4 (3)2;相平;18 (4)偏小 (5)2.8
21.(1)右 (5)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直至标记A处
(6)47.4 (7)·ρ1;偏大 
四、22.解:(1)由题意知,小块碑石样品的质量m0=70
g,其体积V0=V末-
V初=75
mL-50
mL=25
mL=25
cm3,小块碑石样品的密度ρ===2.8
g/cm3=2.8×103
kg/m3。
(2)由题意知,碑石密度ρ=2.8×103
kg/m3,体积V=60
m3,由ρ=得,这块碑石的质量m=ρV=2.8×103
kg/m3×60
m3=1.68×105
kg=168
t。
23.解:(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没有液体时,质量为40
g,即为空瓶子的质量。
(2)读图可知,当体积为50
cm3时,液体质量为100
g-40
g=60
g,则液体的密度ρ液===1.2
g/cm3。
(3)装60
cm3的这种液体,液体的质量由ρ=可得:m′=ρ液V′=1.2
g/cm3×60
cm3=72
g,液体与瓶子的总质量为m总=72
g+40
g=112
g。
24.解:(1)玻璃镜片的质量m玻璃=ρ玻璃V玻璃=2.5×103
kg/m3×4×10-6
m3
=10-2
kg=10
g。
(2)铜合金镜架的体积V铜合金===2.5×10-6
m3,
钛合金镜架的体积V钛合金=V铜合金=2.5×10-6
m3,
钛合金镜架的质量m钛合金=ρ钛合金V钛合金=4.5×103
kg/m3×2.5×10-6
m3=11.25×10-3
kg=11.25
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