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4.13. 筷子“折”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4.13. 筷子“折”了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6 09:4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筷子“折”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运用光的折射只是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2、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的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想知道并爱提出有关光的折射方面的问题。
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重点: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实验材料:烧杯、筷子、铁架台、光屏、激光笔、玻璃砖、纸杯、硬币、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课
老师昨天吃饭前把筷子放到一个有水的碗里,发现筷子折了,你们也有这样的发现吗?(板书课题)【课题引出贴近学生生活】
桌子上有一个烧杯和一只筷子,请你把筷子插入水中,观察筷子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刚才同学展示了很多筷子插入水中后的变化,看到筷子——折了”
筷子真的折了吗?拿出来看一下(并没有)(板书“折”)
【以小实验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实验探究
(一)实验名称:激光打靶
实验材料:光屏、激光笔、铁架台、玻璃砖、实验记录单
实验过程:1、调整靶心和激光笔的位置,使激光正中靶心,并固定不动。
2、在激光笔和靶心之间加入玻璃砖。观察光还能射中靶心吗?
3、任意角度摆放或旋转玻璃砖,观察光点在靶子上的位置是否有变化。
4、小组讨论交流,完成“我们发现了”。
(二)、小组合作
(三)、汇报实验结果
(四)、总结:
1、我们让光从玻璃以一定角度进入空气的时候,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板书)
2、严谨概念(出示课件)
【用学生自己发现的特点总结,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找出规律】
三、学以致用,解释现象
(一)、解释“筷子折了”(出示筷子折了的图片)
(二)、验证理论:硬币升高
1、组长把杯子放在桌子中间,并固定不动。
2、其他同学移动身体的位置,使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
3、组长拿起烧杯,沿着杯子一侧缓缓倒水,其他同学保持姿势不动,仔细观察现象。
4、轮流操作以上环节,认真观察,并想一想:为什么?
总结交流:“你看到了什么?”(硬币慢慢升起来了,硬币变大了)
硬币真的升高了吗?(不是)真正的硬币在哪里?(往下)
【通过魔术揭秘,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解决问题
1、抓鱼。(出示图片)你认为怎样才能抓到它?
2、下水游泳喊救命
【用学到的知识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四)、“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
1、生活中的现象:海市蜃楼、三日同辉
2、学生找
【联系生活,让知识生活化】
四、拓展应用
设计实验:今天我们了解了光的折射,你能用这个现象设计一个小游戏吗?
好玩吗?你可以回家试试看,也可以设计其他更有意思的游戏下节课跟大家交流一下。【带着兴趣结束课堂,激励学生发明创造】
板书:
筷子“折”了
光的折射
角度
透明物质
透明物质
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