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电流的热效应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电学现象,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让学生了解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功、电功率的基础上,于十五章第三节编排了本节内容。这样的编排,既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和方法基础,又有利于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探究事物规律的思想。教材的特点:一是综合性强,本节的学习要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电功及电功率的知识;二是实用性强,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
设计理念:
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课将知识作为次要内容,而将本节课体现的思维程序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焦耳定律的表述、公式,会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生活生产中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实例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电流、时间的关系。
2.会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焦耳的事迹,培养不懈追求的科研创新精神,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2.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科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
难点:利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如:电热毯、电暖气通电后会发热,电视机的外壳上有很多孔,电暖器通电后热得发红,而与其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热,我国市电电压为220V,但在输电中却要把电压升高到几十千伏甚至几百千伏, 在使用中又要将“高压”一级一级地降到220V,这是不是多此一举呢?上面所列举的这些现象都和电热有关,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十五章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电流热效应
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会发热,通过电热毯,电热毯会发热,通过电视机,电视外壳会发热,电流流过电风扇,电风扇也会发热,只要有电阻存在,电流通过导体就会发热。电流热效应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
实质: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2.电热器
有些用电器在工作时将电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内能,如电热毯、电暖器,而有些用电器,则把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如电动机把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电视机把电能也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像电热毯、电暖器,使用时把电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内能,这类电器叫电热器。
定义: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原理:电流的热效应
大家还知道哪些电热器呢?学生举例,例子较多,可按用途简单分类。例烧水做饭类(电热壶、热得快、电炉子、电饭锅、微波炉);照明取暖类(电热毯、电暖气、白炽灯);专业用途类(电烙铁、电熨斗、电孵化器)
电热器的主要部件是发热体,制作发热体的材料应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选择熔点高的,例电暖气通电后温度很高,如果发热体熔点低,就有可能被熔化。教师补充:还应选择电阻率大的,为什么呢?学完本节课你将知道。
前面提到,电暖器通电后产生很多热量,热得发红,而与其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热,说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是不同的,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3.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学生小组交流,要说出猜想的依据。
学生可能想到I,猜想依据:用导线将电池瞬间短路,导线会发烫;U,同一白炽灯泡,电压越高,灯泡越亮;R,猜想依据:电热器工作时热的发红,而与其连接的导线去不怎么热;t,猜想依据:电视开的时间越长,外壳越烫。引导分析选定I、R、t。
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①猜想影响的因素有3个,因此,应当选用什么法研究?(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②实验中能直接测出产生的热量吗?如何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通电电阻,将火柴放在电阻上火柴自燃;用蜡将火柴沾在电阻圈上让蜡熔火柴落下等方法,部分实验图如下)肯定学生的思路,指出其设计中的闪光点,提出替代法的研究方法。
在此出示焦耳定律演示器,讲解原理。
密闭贮气盒,当电阻通电后产生热量,贮气盒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U型管液面上升,液面升高越多,说明电阻通电后产生热量越多)
③怎样研究电阻对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学生思考回答)
研究电阻对产生热量的影响,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贮气盒内电阻应不相等,两盒内电阻应串联。
④怎样研究电流对产生热量的影响(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在此学生可能想到多种方法,如将滑动变阻器与一只电阻串联后再与另一同阻值电阻并联,可分别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的大小相等
教师介绍此实验的另一做法,学生思考是否可行,给贮气盒内一电阻外接分流电阻。
出示实验电路图。
进行实验:
1).研究电阻大小与产生热量关系,闭合开关后观察。
在时间、电流_____情况下,电阻______(大或小)的那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多。
2.)研究电流大小对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
在时间、电阻______情况下,电流____(大或小)的那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多。
实验表明,在电阻和电流的大小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热量越多。
实验结论:
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本身的_________、通过导体的_________以及通电时间有关。
具体有怎样的关系,介绍焦耳定律的发现。
4.焦耳定律:
○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 2公式:Q=I2 Rt?
A?直流电源
A? 研究Q与I的关系
研究Q与R的关系
○ 3应用焦耳定律计算电热时应注意
a.Q=I2Rt,是由实验总结出来的,只要有电流通过导体,都可以用它来计算产生的热量,无论电流通过导体时除了发热是否还有其它形式的能量产生,发热这一部分产生的能量都是用这一公式计算。
b.公式中各物理量都是对同一段电路或同一导体而言的,也是对应于同一状态的,即通过R1的电流,计算的就是R1的焦耳热;通过的电流变了,焦耳热也就变了。
c.公式中各物理量要统一,Q(焦),I(安),R(欧),t(秒)。
学了焦耳定律,还可想到,对应电热器发热体而言,不但要选择熔点高的导体,而且此导体的电阻率还应大。
5.电功与电热
对于电热器而言,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就等于电功。Q=W=UIt,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Q=U2/Rt,在计算电热器(纯电阻电路)产生热量时可用公式Q=I2Rt=U2/Rt=UIt=Pt,而对于非纯电阻性电路(电动机)W>Q,计算电热时只能用Q=I2Rt。
6.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危害)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可制成电热器,为人类服务,电热对我们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了,是吗?你知道哪些情况下还利用到了电热,哪些情况下要防止电热所带来的危害呢?(学生交流)
再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利用:○1制造电热器○2各类电器长时间不用时,通电驱潮。○3电流过大时熔丝熔断,保护电路。
防止(危害)
○ 1各类电器上的散热孔
播放视频:电器的散热处理、电脑的散热装置。
三.知识迁移,练习巩固
1.下列家用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
A电烙铁??????B电熨斗????C电剃刀?????D电饭煲
2.下列情况中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A电视机背后有散热窗
B家用电器长时间停用,隔断时间应通电一次
C家庭电路一般安装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D大型爆破工作,用电热引爆炸药。
3.某导体的电阻是2Ω,当通过的电流为2A时,1min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四.知识小结,拓展升华
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物理方法?有什么收获?
拓展:幻灯片展示○1电能的输送
○ 2电脑中的新型“水冷散热”
五.作业(略)
课后反思:
采用“探究式”教学后,通过给学生创设产生电热不同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到得出结论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并且通过对影响电热因素的探究,使学生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以后遇到问题学生就知道该怎样去研究了。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设计实验方案时,学生迸出的思想火花,想到的多种测量方法,让教师也大开眼界,真是后生可畏!另外,作为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实在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