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
李清照
南渡
内容
风格
代表作
前
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清丽婉转
《如梦令》《醉花阴》
《一剪梅》
后
思夫
思乡
思国
沉哀凄苦
《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
梁衡在他的《乱世中的美神》一文中写道:“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用一个字概括本词的情感
鉴赏探讨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借景抒情
二、间接写愁
意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直接写愁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连用七组叠词
奠定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运用叠词的作用
⑴增强音乐美。
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
⑵增强情感。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悲愁苦痛。
词人在写愁情时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一切景语皆情语
赏意象
品愁情
借景抒情
合作探究
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呢?它们具有哪些丰富含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三杯两盏淡酒
愁
为何说是“淡酒”?
酒之淡皆因愁之深!
酒成了愁的代名词。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西厢记》)
过雁象征离愁、思乡
(秋雁自北向南飞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异乡之苦)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比喻憔悴的容颜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南唐·李煜《相见欢》)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梧桐:牵愁惹恨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总
结
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黄花: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景
雨:哀伤愁丝
梧桐:牵愁惹恨
雁: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
营造出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情感
以愁作结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愁”之内涵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主题思想:
法国诗人克洛岱尔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课外拓展
独特的意象
唯美的意境
含蓄隽永的情感
中国古典诗词
美在何处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