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 课件(4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 课件(4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6 19:5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从军行
引入新课
王昌龄,字少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引入新课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初读古诗
蓟北
涕泪
衣裳
襄阳
五千仞岳
初读古诗
初读古诗


cháng
初读古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初读古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初读古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初读古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重点探究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重点探究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重点探究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探究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磨破
重点探究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探究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探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自主学习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自主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自主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自主学习
中原干戈古已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度今宵垂泪痕。——
陆游52岁作的《关山月》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61岁作的《书愤》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67岁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68岁作的《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
   
陆游85岁作的绝笔诗《示儿》
自主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自主学习

左上包围

左下包围
综合练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综合练习
课后作业:
⒈背诵《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默写。
⒉拓展阅读:李白的《关山月》
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第二课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点探究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重点探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点探究
涕泪交加
漫卷诗书
放歌纵酒
归心似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点探究
安禄山和史思明叛军占领了河北河南,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洛阳沦陷了、长安沦陷了,皇帝唐玄宗见抵抗不了,只好出逃。皇帝和大臣都在逃,百姓也跟着逃,都城长安人口流失严重,几乎成为空城,杜甫就在其中。他亲眼见证了国破家亡,他心中无比痛苦,最后他逃到了剑外,就是现在的成都,和他的家乡相隔4000多里,在剑外一待就是七年。
重点探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点探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点探究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点探究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②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③恨别:怅恨离别。④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⑤浑:简直。⑥泪不胜:受不住,不能。
⑦簪:古代一种束发的首饰。
重点探究
课后作业:
⒈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并说说它的意思。
⒉拓展阅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