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6 11:2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源及其分类;
2.能列举不同期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核裂变、核聚变;大致了解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及其新进展;知道核能和太阳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4.了解目前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和能源消耗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搜集能源及其分类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分析图像、观看视频了解目前我国和世界能源状况,使学生经历从信息中分析概括规律的过程;
3.通过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学习核能和太阳能的应用及优缺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安排学生观看视频,交流讨论目前能源状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2.通过让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物理的最后一章,“能量”也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但由于受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对新能源的接触比较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搜集信息能力和分析概括信息能力,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物理知识储备,这都为学习本册教材最后一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3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能源及其分类
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状况以及未来能源消耗趋势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难点:
了解核裂变、核聚变(通过微课突破)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本课总体脉络,在了解能源及其分类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回顾过去——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一时间主线,全面系统学习本章。
导入:
联系最近时事热点,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1: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能源”,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
出示图片2:在中科院的一次座谈会上,把“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说明能源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今天就来共同走进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活动2【讲授】了解能源及其分类??
首先,明确能源概念。这部分教学中,我采用讲授法、问答法,通过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能源,并进一步分析归纳,明确能源概念。
其次,了解能源及其分类。这里我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安排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能源图片,并将搜集到的资料统一共享至班级QQ群;课堂中,安排学生分组使用IPAD,依托QQ群下载资料,进行组内“交流——分析——展示——补充——归纳——总结”了解常见能源及其分类。
活动3【活动】回顾过去——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达成方式:教师播放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归纳。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是:
由“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到“电器设备的发明”导致人类能源从“柴薪”到“煤”到“电能”的转变。
活动4【活动】了解现在——目前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 达成方式:分析图像,观看柴静视频,进一步通过PPT明确问题,分组讨论。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的能源结构带来哪些问题?未来趋势怎样?
活动5【活动】展望未来——未来能源趋势??
达成方式:观看微课《核能》,突破本课难点,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对于核能和太阳能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他们的应用,我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了解核能——太阳能——新型能源的应用及优缺点。
活动6【作业】教学反思??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初中物理教材中最后一章,在备课阶段,我认真学习了课标,我个人也想在教学中做一些改变:即在依据课标的前提下,把这一章的四节课全部融合起来,依据“回顾过去——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一时间主线进行教学,通过本课教学,我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本章在知识与技能上的要求比较低,所以我个人认为教师教学中注意做到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比如播放一些原创视频、微课、展示图片、以及像IPAD等一些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
2.其次,在知识与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教学中更应注意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接受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形成这种观念,学以致用。
3.最后,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的看问题。比如在引入“核能和太阳能”时,让学生分析了“化石能源”等一些常规能源的不足,在学习新能源时,可通过对比既要了解它们的优点,同时也应分析它们的不足,帮助学生建立全面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