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奇妙的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奇妙的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6-16 13:4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奇妙的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累积构造的制作练习,使学生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欣赏:通过对生活中运用实例的欣赏,提高学生对立体构成作品的欣赏能力。初步培养开发学生立体形态的创造潜能,重视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知识。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形,通过累积构成具有形式美感的“墙体”。
教学难点:理解累积构造方式即骨式变化的基本规律,累积时尝试创造有新意的立体形式。
主要教法:引导、探究、合作、讨论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杯,装饰材料等。
2、学生准备:生活中可以用来累积的材料,装饰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由生活中的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墙大家都看过吧?那是由建筑工人用一块块砖头砌成的。那同学们有没有尝试过砌墙呢?
生:尝试砌过或者看过但没亲手砌过。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试试,能不能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砌出
“有趣的墙”
(展示课题)——奇妙的墙
活动一:
不一样的“墙”
教师示范:快速的用若干纸杯制作一个累积构成作品。然后在黑板上画出累积方式的示意图(用梯形表示纸杯侧面)。
教师在黑板上再画一幅不同累积方式的示意图(用简化的箭头表示纸杯口的方向)。请学生根据新的示意图对教师刚才的作品进行改变。
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来,对照教师给出的累积方式的示意图将纸杯重新累积,完成作品。其他学生对他的作品的正确与否进行了分析。
大家来砌“墙”
1、学生分成小组,各组尝试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当作“砖”,砌出不一样的“墙”,要求学生在累积过程中注意累积的规律性,并鼓励他们用同样的材料砌出不一样的“墙”。同时强调砌“墙”的稳定性。
(各组学生准备了常见的块状材料,如:象棋,教科书,易拉罐,瓶盖等,累出的作品大小各异,造型丰富。)
2、各组展示做好的累积作品,感受重复组合方式特有的规律性。
讨论:各组作品的累积方式有何变化?
师:有的组的同学累的很有规律,运用了重复组合的方式。而有的组累的比较乱,缺乏规律性。
针对无规律的作品,教师提出问题:这样的作品其累积方式有无规律性?是不是重复组合方式?
(学生讨论,师生归纳:累积构成是将一定数量的“砖”(基本形)通过叠加、聚集等重复组合方式塑造立体形态,其组合方式是有规律的。不同的累积方式带来立体构成形态的变化。)
发现生活中的“墙”
1、师展示两幅累积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实例图片。
2、学生讨论:除了刚才看到的图例以外,我们还在哪些生活场景中看到过累积构成的运用实例?
(学生讨论发言)。他们思维活跃,说出很多生活中累积构成的运用实例。如:超市里的商品,书架上的书,叠放的板凳等。
3、欣赏累积构成的实例图片,这些图片包括:古建筑的花窗,本校建筑中玻璃砖累成的墙,超市货架,表演者累成的人墙等。让学生感受其在生活中有着如此广泛的运用。
4、(教师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感受到累积构成给我们观者带来怎样的美的享受?
(学生回答):有规律的美,有层次感,有节奏感……
(师生归纳):累积构成能表现一种有秩序的视觉形象,使人感受到秩序美。有秩序的排列表现出的韵律美,表现出协调、和谐的感觉。
活动二:不一样的“砖”
1,师展示几张造型特别的砖墙的图片。
(师总结)基本形的变化的方法包括:
外部装饰的变化
内部空间的变化
小结:由此认识到由基本形的变化也会带来立体构成形态的变化。学生发现其砖块是以两块或三块组合成一个单元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累积构造可以是以单个块材为单位,同时也可以将几个块材组合为一个单元后再进行累积。
3、课堂作业:
要求:用手中的材料分组合作完成累积构成,可以适当变换基本形的造型,如在其中加入有趣的形体。
四、课堂评价:师生互评,好的作品加以表扬,不好的作品指出不足并加以鼓励。
5、课后拓展
设计不一样的“砖”墙。
大家都知道快乐对于我们是很重要.所以,下节课老师将要用一个橙色的笑脸图案装饰小纸篓。)
下节课请学生带小纸篓作为基本形,对其进行装饰。并将装饰好的小纸篓累积成一面五彩的新年祝愿墙。
6、总结。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希望有个美的环境,这种美得环境是许多人们通过想象、设计、共同创造出来的。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多新的美的形象,从而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造型思维和构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