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
一、?教材背景分析?
本节教材由“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三部分构成,教材图文并茂,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现代科技在信息交流方式上给人们带来的几大便利。?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电视、广播、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已经普及,所以学生对与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以及互联网并不陌生,但对于广播、电视、移动通信是通过微波传递信息的,光纤通信的原理又缺乏了解,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处在似懂非懂、似知又未知的迷茫状态。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了解、认识这些常识而又不能苛求学生去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的原理,知道其优缺点。?
(2)?了解互联网,知道互联网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对比,了解卫星通信与光纤通信的不同,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能力。?
(2)?通过上网查询,或者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科学,了解现代通信,认识、体验通信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体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2)?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正确发挥、应用网络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的原理及优缺点。
2)了解互联网的应用。?
教学难点:卫星通信是通过微波传递信息的,微波传递信息的特点。?
五、?教学资源的应用选择与分析?
1、设计理念:在信息化到来的今天,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是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学中采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引领学生认识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发展观。?
2、学法指导:交流、讨论、查阅资料、实际生活体验。?
3、教学资源的应用计划:?
1)本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和互联网这条主干线,以引领、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了解现代通信技术。?
2)课后作业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同时体会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的方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应用及分析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现代通信方式: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互联网。 学生了解 直接展示教学内容,引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讲授
1、卫星通信
?课件展示:
1、什么是卫星通信?什么是通信卫星??
?学生阅读教材后用幻灯片展示其含义。
?2、图片展示不同用途的地球通信卫星。
3、思考:为什么
远距离微波通信需要用卫星通信??
??师:因为微波的性质与光波相近,大致沿直线传播。远距离进行微波通信需要地面微波中继站或通信卫星来实现。?
??4、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
??师: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部分和地面部分构成,实现两个地面站或多个地面站间远距离通信。一般只要有三颗互成1200的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
??5、卫星通信的优缺点。???
???
??
学生阅读教材,并相互讨论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相关信息。
?学生观察、了解、认识这些卫星,并了解我国近年来在卫星发射方面取得的成就。
?
学生阅读教材后
听老师的讲解。
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再仔细观察图片加深认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后归纳出:?
优点:覆盖面大,通信距离长,不受环境限制。
不足:造价高,信号有延迟,保密性不强。 多媒体展示大量图文并茂的图片信息,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了解我国的卫星发射及应用,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2、光纤通信 1、课件展示问题:
1)什么是光纤和光缆??
2)什么是光纤通信?
2、课件展示图片
1)光线材料
2)光纤通信的原理
3)光纤通信的应用?
??3、光纤通信的优缺点。 ?学生阅读后回答:
光纤:能够传输光信号的极其纤细的物质。?
??光纤通信: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通过仔细观察图片来认识:光纤通?
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经过多次反射来传递信息的。
??学生对比卫星通信归纳总结出:
优点:通信容量极大,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线路能耗小。?
??不足:架设线路受地理条件限制,容易被拉断。
以图片展示和文字叙述来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认识光纤通信是不同于卫星通信的另一种现代通信方式。
3、互联网 1、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知道互联网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干线。
2、课件展示资料,让学生了解网络,正确认识网络,并能积极,文明、健康地上网。?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对网络的了解,畅谈互联网的作用,及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通过图片资料信息的展示,让学生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上网用户总数的大国。
三、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你今天都了解到了什么??
四、作业? ?? 完成课后“www”题目,上网查询、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相互交流评价。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