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6 23:4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到衰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评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
千古文章。
《红

梦》
及其影响
《红楼梦》是世界名著,清代就有“开谈不讲《红楼梦》,虽读诗书也枉然”之说。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
《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红学界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王蒙点评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红楼梦》与宇宙相通
……
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记住两张表,一个是贾府的地图,看的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一个是人物关系图;前五回里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写书的缘起,贾府的政治经济学等等。
《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第一回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第二回
——贾府人物
上下关系
第三回
——黛玉进府
典型环境
第四回
——贾史王薛
社会背景
第五回
——太虚梦游
隐喻结局
青埂峰顽石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女娲补天
?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受天地精华,遂脱去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只因尚未报灌溉之德,故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积,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问及灌溉之情,绛珠仙子便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但我把一生的眼泪还给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木石前盟”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进贾府
林黛玉
《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了三个第一:
第一次展现了小说中人物所活动的
典型环境-----贾府;
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
第一次描写了小说主人公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初次相会。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及特点,以及通过这一环境折射出的社会背景。
2、找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语句,并概括出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3、训练通过揣摩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4、认识《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反封建意义。
黛玉行踪
阅读课文,注意黛玉的行踪,以初步了解贾府结构。


←│││││││││
│││││││││││→
│_______去拜见大舅父大舅母_________↑
←│││││││││││││││
││││││││││││││→
──────────
←│││││││││││││
──→
←││
←──────────────
││→
黛玉从此入贾府
黛玉下车处
拜见贾母处
去拜见大舅父大舅母
黛玉上车处
拜见大舅母处
去拜见二舅父二舅母
拜见二舅母处
吃晚饭处
问题展示
思考:林黛玉的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与别家的不同的呢?
首先,在贾府门前黛玉看到了宁、荣二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着“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仆役。
其次,黛玉看到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的住房,以及仆役、婆子、丫鬟一群的人物。她还看到了“荣禧堂”中的名贵家具,珍贵字画、古玩;“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
还看到了贾府众多的、身份地位各异的人物,既有养尊处优的主子,也有受压迫、被奴役的仆役,繁琐的礼仪
豪华的外观
华贵的陈设
讲究的布局
森严的等级
显示了豪门贵族的气派
课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1、课文对贾府的环境都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眼睛而描绘的。恰当的描写角度,展示日常生活情景,真实地突出了贾府的与众不同,显示贾家豪华。
2、象征身份地位,显现人物关系。
3、为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
4、人物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5、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问题展示——人物形象分析
黛玉的形象
姣花照水
弱柳扶风
黛玉的外貌形象是由贾宝玉“细看形容”看出来的。对这个美丽姑娘的描写,决不是一般作家笔下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老调,也不是“眉如柳叶,眼送秋波”的旧框。
似蹙非蹙juan烟眉
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多愁善感的含蓄美
体弱多病的娇羞美
光彩照人的娴雅柔嫩美
聪明颖悟的灵敏美
宝玉对这个“曾见过的妹妹”“细看形容”看出来的。
林黛玉到贾府后在言行上时时处处都体现出怎样的
特点?举例说明。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体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
 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来到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细心、多虑、自尊是她的性格特点。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只刚念了《四书》。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因而按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总结黛玉的形象
课文不同侧面刻画了黛玉的外貌和性格特点。黛玉是伤感的女主人公,是《红楼梦》中也是中国和世界的文学画廊中著名的人物形象。
是一个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自尊自信,聪明灵秀,举止有度,出言有章,娟美娴雅,柔嫩娇羞的贵族少女形象。
熙凤出场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读课文时注意王熙凤对不同人物的不同言行以及前后变化,分析作者运用的手法。
课文从四个层次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写出场
绘肖像
见黛玉
回王夫人
熙凤出场
凤姐是在一群媳妇和丫鬟簇拥之下出场的,众人是云,她是月。凤姐精明能干,“来迟”以显示她在贾府的地位。“未曾迎接远客”,缺少谦敬之意,林黛玉立即觉得她“放诞无礼”。这叫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未曾出场,就表明她来头不小。



地位尊贵
绘肖像
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俊俏动人而又显示其阴险
妖柔秀美而又表现出狡黠
面容姣好而又隐藏其刻毒
笑靥如花而又透露出虚伪
王熙凤
见黛玉
左一个“老祖宗”,右一个“老祖宗”
又是“标致”,又是“嫡亲孙女”
“可怜”,“命苦”,并“用帕拭泪”
忙“转悲为喜”
,还说“该打!该打!”
“几岁了”“上过学吗”“吃什么药?”
巧于言辞
善于机变
迎答贾母
抬高自己
熙凤出场
脂砚斋对“回王夫人”段的点评:
甲戌眉批: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
回王夫人:
我先料着了
我已预备了
八面玲珑
精明能干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女曹操
胭脂虎
恨凤姐,骂凤姐,
不见凤姐想凤姐
宝黛初会
铺垫
相见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
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宝玉在未露面时,众人都是怎样评价宝玉的?及见面时,林黛玉又觉得宝玉是一个怎样的人?在相认后,宝玉又有怎样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是一个孽根祸胎,家里的“混世魔王”。
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欢在内帏厮混。
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面若秋月,色如春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摔玉。……
.两首《西江月》:?
???????怎样理解这两首《西江月》
?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贾宝玉形象
贾宝玉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和封建秩序的反抗。
作者在刻画这三个人物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知道“察其言,观其行”能够了解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其实我们也能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肖像描写)来了解人物。
人物
表现方法
林黛玉
王熙凤
贾宝玉
课堂小结
1、总结贾府环境特征
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院落布局及内部装饰的特点,也感受到了这个大家族的等级分明的礼仪,这一切果然与别家不同,是一切暴发户、土财主做不来也学不得的,是当时社会上十分赞赏和羡慕的。正所谓“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2、调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出场。(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有单独介绍、有集体介绍)
3、通过人物语言反映人物性格。
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
2、预习《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