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科学复习课件 专题3 生物与环境和微小世界 (3份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小升初科学复习课件 专题3 生物与环境和微小世界 (3份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6 18:47:06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行天下
photophate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
成的。
2.观察图中透镜的形状,你觉得B不是同一类
型的透镜,你的判断依据是A、C中间厚,边
緣薄;B中间薄,边緣厚
A
B
C
3.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
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4.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
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500倍。
5.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到02毫米大小的微小
物体。
6.在显微镜发明以前,人类就是依靠眼、
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来探索和认
识世界
7.同时具有动物和植物特征的微生物是眼虫。
微生物基本的繁殖方式是分裂。
8.一面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到8个字,提升高度后
能看到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倍数是4倍
9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鼻子
10.“上”字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2.香蕉树的叶子大,与它生活在热带雨林的环境
有关。
3.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
没有微生物
×)
4.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它并不都是有害的。
5.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6.头皮屑是死亡的细胞
7.灰熊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
8微生物是各种生命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9.在大自然中,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
种生物
10.在一定范围内生活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存,如果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A)。
A.玻璃、云母、长石
B.白糖、食盐、金刚石
C.味精、碱面、维生素
2.一种动物与其他地方的同类相比,个体很大,身
体接近圆形,露在外面的耳朵很小,这种动物生
活在(A)的地方。
A.寒冷
B.温暖
C.炎热
3.青蛙的体色是多种多样的,在田野里以(A)。
A.绿色居多B.黄色居多C.一样多
4.毒蛾的翅膀色彩非常鲜艳,它的主要作用是
A.警告天敌B.吸引同伴C.利于夜间飞行
5.一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绿豆种子,并设
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绿豆种子发
芽跟(A)的关系。
花盆光线情况温度

甲乙
向阳处
20℃
充足
向阳处
20℃
不充足
A.水分
B.阳光
C.温度(共16张PPT)
]行天下
photophate
【倒1刘应训练】
1.选种要挑选颗粒饱满的、没有受过虫害
的种子。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叶子形态结构各异,
主要与当地的(B)有关。
A.风速大小
B.降水量的多少
C.土壤肥沃程度
【刨2刘画训练】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里含着的一条食
物链是:树→蝉→螳螂→黄崔。
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说明了(B)改变着生物,
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A.人类的选择
B.大自然的选择
C.生物自身的选择
5.制作生态瓶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C)。
A.生物的数量不能过多
B.要选用自然水域的水
C.植物、动物同时放入瓶中
【倒3对画训练】
6.人们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放大镜的
视野。
7.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
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
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反
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
8.下列物体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是
(A)。
A.大肠杆菌
B.昆虫的触角
C.洋葱内表皮细胞
【刨4对画训练】
9.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晶
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
的像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
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
镜下才能看见。
10.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
B.晶体都是晶莹透亮的物体
C.自然界中的很多固体都是晶体
【例5刘叵训练】
1.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_、
眼虫、喇叭虫_、鼓涤、船形硅藻
等。微生物具有的生物特征:对环境有一定
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
殖等。
1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⑥)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
现在视野里为止。
(③)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
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
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⑦)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
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①)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
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④)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
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
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
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
中央。(共24张PPT)
]行天下
photophate
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的世界。
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

3.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
叫做食物网。
4.食物链通常从禄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
食动物终止。
5.生物与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
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
个生态杀优。
6.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
体,叫做生物群落。
7.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
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
生物c
8.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观察洋葱表皮细
胞时,其中的黑点是细胞核,还有一个大的
液泡。
9.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
基本的功能单位。
10.叶表皮中的气孔和叶肉细胞中的叶禄体
是植物进行呼吸、光合作用很重要的部分。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2.通过球形透明体去观察物体,被观察物体的放大
倍数是很大的。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4.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
它的精细结构。
(×)
5.植物的种子能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下发芽。(√)
6.微生物和动植物不一样,它们没有繁殖、新陈代
谢等生命活动
(×)
7.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8.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
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
9.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疫
情导致6000多人死亡,研究人员在研究这种病
毒时需要用放大镜观察。
10.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
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
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云:“人间四月
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实际上描述的是
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
原因是(B)。
A.土壤B.温度C.湿度D.降水量
2.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A)。
A.空烧杯
B.老花镜
C.一滴水珠
D.装满水的烧瓶
3.仙人掌适宜生活的环境是(D)。
A.水中B.雨林C.极地D.沙漠
4.(B)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培根发明眼镜
B.细胞学说的建立
C.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
D.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