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会改写 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会改写 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8 21:39:15

文档简介

范进中举
第一幕
第一场
范进出场:
胡屠夫出场:老汉今年六十八,全靠杀猪来养家.
见到穷人我抖一抖,见到富人我笑哈哈。
可恨当年没眼光,把个女儿嫁给个穷叮当。
[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外,一妇人(范进之妻)焦急地向远处张望。过了一会儿,范进从远处走来。那妇人脸上露出笑容。]
范妻:(高兴)相公,你可回来了!
范进:(拱手)让娘子久等了。
妻:娘还在屋里等着你呢。(对屋里,声音略提高)娘,相公他回来了。
(从屋里缓缓走出一老人,老人扶住门边,眼含泪花)
范母:(声音颤抖)儿啊,你可回来了。娘等你等得好苦啊!
范:(上前扶住母亲)娘,孩儿不孝,让您担心了。(胡屠户提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上)
妻:(惊喜)爹,您怎么有空来这儿?
胡:(把肠子与酒交给女儿)我听说范进回来了,就来看看。
范:(拱手作揖)有劳岳父大人。岳父大人请内坐。(对妻子)娘子,你把这副肠子拿去煮了,再把这酒给烫好。(妻子与母亲去做饭,胡屠户与范进坐下)
胡:唉,我自倒运,把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契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范:多谢岳父大人。
胡:你如今既中了个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都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扒粪的、做田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与他们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范:(点头)岳父见教的是。
胡:(对范母)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儿也过来吃一些。(对范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摇头)可怜!(婆媳二人端来饭菜与酒,四人开始吃饭。吃过饭后,胡屠户醉醺醺地站起来,准备离去)
范:(作揖)多谢岳父大人。
母:亲家走好。(胡屠户抹抹嘴离去)
第二场
(第二天下午,胡屠户家)
范进上
范:(拱手)岳父大人,今日文会的几位同窗邀我去参加乡试,(声间越来越小)可是我没有去城里的盘缠,所以……
胡:所以你就来找我借盘缠?
范:(小心翼翼)是的。望岳父大人能够……
胡: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轻蔑)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说教)这些中老爷的都是上天的“文曲星”!你不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是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鄙夷)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吃天鹅肉!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责备)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
范:可是……
胡:(恼怒)可是什么?我还有事要做,你别误了我的事情。你还是自个儿回去想想。(胡屠户急下)
范:(自言自语)宗师说我火侯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第三场
(范进与几个同案一同进城乡试,几天后范进家)
范:(推门)娘,我回来了。
母:(声音微弱)儿啊,你这几日去了何处?
胡:(从门外进来,大声地)你这逆子!我叫你回去想想,你却丢下你娘和老婆去城里乡试。你眼中还有没有这个家?
范:请岳父大人息怒。
胡:(语气稍缓和)这儿有些银两,你且拿去买米来做饭吃,别饿坏我女儿。
范:多谢岳父大人。
第二幕
第一场
(出榜那日,范进家中。范母躺在床上)
母:(声音微弱)儿啊,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去街上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
范:知道了,娘。(急忙抱着鸡走出门去)
(过了一会儿,响起了一片锣声,三个差人骑着马来到范进家门前,把马拴好)
报子: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母亲探出头来,见报子站在门口,便把门打开,走出来)
母:诸位请进来坐,小儿方才出去了。(露出抱歉的神色)
报子:原来是老太太。恭喜,恭喜!(拱手,三人坐下)
(邻居簇拥在门外,有的笑着,有的显出惊讶的神色,有的好奇地往里瞧,并小声谈论着)
邻甲:范老太,恭喜恭喜,您老终于可以享福了。
邻乙:(嬉笑)范老太,赏点钱吧!
(不久二报和三报相继而来,邻居都围在门口)
(对一邻居说)
母:高邻,麻烦您去找小儿回来。(邻居转身向集上跑去)
第二场
(集上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东张西望地找买主。邻居追上去)
邻: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高中了,报喜人挤了一屋子。(范进装作没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作夺鸡状)
范:(生气)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
邻:你中了举了,叫你回家去打发报子哩。
范: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什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玩,你自回去吧,莫误了我卖鸡。
(邻居把鸡夺过来,掼在地下,把范进拉了回来)
第三场
(范进家)
报:好了,新贵人回来了。
(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走进屋。只见中间报贴已经挂起来,范进看了一遍)
(念报帖)
范:(激动)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两手一拍,笑了一声)噫!好了!我中了!
(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母亲慌忙给范进灌了几口水。范进爬起来,拍手大笑)
范:噫!好!我中了!(笑着往外飞跑)
(众人作吃惊状。范进跑了一会儿,一脚踹在塘里,爬起来时,头发跌散了,浑身湿淋淋地,拍着两手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相互望望)
众: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母:(哭泣着)怎么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什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何时才得好?
妻:(皱着眉头)早上好好出去,怎么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邻: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爷们,再为商酌。
(邻居拿来了鸡蛋、酒米和鸡。胡氏哭泣着,做好了饭,端到草棚下。邻居又端来了凳子,请报子坐着吃)
报: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行得行不得。
众:如何主意?
报: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为喜欢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给他一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的,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人拍手称好)
邻甲: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的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
邻乙: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就往东头集上买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众人点头称是)
(一邻居跑去寻找胡屠户,半路上遇到胡屠户。胡屠户上,后面跟着一个伙计,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母:(哭泣)亲家,你可来了。小儿他(哽咽)他只因中了第七名亚元,便欢喜地发了疯,现在正在集上闹着呢。
胡:(诧异)难道这等没福?
(胡屠户把肉和钱交给女儿)
邻:胡老爹,范老爷平日最怕的人便是你。现在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窃,只要你去打他一个嘴巴,说报录人是哄他的。他吃这一吓,把痰吐出来就明白了。
胡:这……(为难)送明白了。
胡:这……(为难)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了。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域,永不得翻身。(畏惧)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
邻:胡老爹,(挑衅)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就是添上这一百棍,也打什么紧?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打不到这笔帐上。(劝慰)或者你救好了女婿的病,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也不可知。
报:(对邻居不耐烦)不要只管讲笑话。(对胡屠户,商量语气)胡老爹,这个事须是这般,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
胡:(想了一会儿)好吧!为我这个好女婿,我豁出去了。
(胡屠户拿过酒,倒了两碗来喝,抹抹嘴,把袖子卷起,显出一副凶恶相往外走。众邻居跟着走,老太太从屋里跑出)
母:(担心地)亲家,你只可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
众:这自然,何消吩咐。
第四场
(集上,见范进站在庙门口,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也跑掉了一只)
范:(拍手)中了!中了!
(胡屠户凶神似地走到范进跟前)
胡:(凶狠)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一个嘴巴打过去,众人噗笑)
(范进倒地,众邻居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屠户的手颤抖起来,少顷,范进醒了过来,不疯了。众人把他扶在庙门口郎中的板凳上坐着。胡屠户站在一边)
胡:(抬起右手,叹息)果然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向郎中讨膏药贴)
范:(向周围看看,好奇)我怎么坐在这里?(过了一会儿)我这半日来,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
邻:(奉承)老爷,恭喜高中了!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了几口痰,好了。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
范:(恍然大悟)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绾头发)郎中,借盆水洗洗脸(范进正在洗脸,一邻居把丢失的鞋找回来,半跪在地上替他穿上。范进抬头看见胡屠户,眼中露出畏惧的神色)
胡: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
邻甲: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得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油来。(众人笑)
邻乙: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
胡:(笑)我哪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骄傲地)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毕竟要嫁与个相公,今日果然不错。(哈哈大笑,众人附和着笑)(范进洗完脸,喝了郎中端来的茶,起身回走。众人跟在后面。一路上,胡屠户不停地给范进理衣襟。)
第五场
(范进家)
胡:老爷回府了!(老太太急忙从屋里走出,脸上露出笑容)
母:(双手合十)多谢菩萨保佑!多谢菩萨保佑!
胡:咦,报录的人哪儿去了?
邻:老太太方才已用你的那几千钱打发去了。(范进拜谢了母亲及胡屠户)
胡:(神色不定)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
范:老爹不必介意。(对邻居)多谢各位高邻的帮助。
众:范老爷不必客气。这些都是小人该做的。(范进刚进屋,第三幕第一场正准备坐下,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跑来)
管:(行礼)恭喜范老爷高中!我家老爷--张老爷拜会新中的范老爷。
(张乡绅的轿子停在范进家门口,胡屠户急忙躲进女儿房里,邻居也各自走开了。范进走出房门,张乡绅从轿中走下)
范:(拱手)原来是张老爷。失敬,失敬。
张:(拱手)范举人不必客气。
范:张老爷请内坐。(两人坐下,范妻端茶)
张: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范: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
张: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无祖的门生。我们你是亲切的世史弟。
范: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张:(向四周望望)世先生果是清贫,弟却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向仆人示意。仆人把一个盖着红布的箱子放在桌上)
范:这怎么是好?
张:世先生不必客气,请收下吧,难道世先生觉得太少?
范:哪里的话。(拱手)那晚生谢过张老爷。
张:世先生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场,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这可使不得
张: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
范:小弟对张兄可真是感激不尽。
张:哪里,哪里。范兄,小弟还有事,所以先告辞了。
范:张兄不再多坐会儿吗?
张:不用了。告辞。(拱手)
范:(拱手)张兄请慢走。
(张乡绅走出门外,坐上轿子离去。)(胡屠户从里屋走出来,范进与妻子揭开箱子上的红布,里面全是雪白的银子,范进拿出两锭)
范: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走爹拿了去。(把银子放在胡屠户手中,胡屠户把银子紧紧攥住,把拳头伸到范进面前)
胡: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计来用。
(胡屠户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胡: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呢哩!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回头望望女儿)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向屋外看)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姑老爷,谢谢您赏的银子。告辞了。
范:老爹慢走。
(胡屠户低着头,笑迷迷地走了。)(共25张PPT)
学习改写
学习目标
1.把握改写的原则,学习改写的方法。
2.强化改写练习,培养文体意识,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新课导入
《楚辞》中有一段《九歌?离魂》。郭沫若曾经将它改写为现代诗。
成礼兮会鼓,
传芭兮代舞;
姱[kuā]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唱着歌,打着鼓,
手拿着花枝齐跳舞。
我把花给你,你把花给我,
心爱的人儿,歌舞两婆娑。
春天有兰花,秋天有菊花,
馨香百代,敬礼无涯。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常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改写的常见形式
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写为口语;
三是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序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方法点拨
改写注意事项
1、改写要以原作为基础,不能背离原作“戏说”,这就要求在下笔前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精神。当然改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要根据改写的目的,进行适当在创作。
比如,将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改编为戏剧或影视文学剧本、往往就会简化情节、缩减场面,突出主要人物的活动;把古典文学名著改写成通俗的少儿读物,就要选择恰当内容,简化故事情节,用浅近易懂的语言来讲述。
2.改写要注意行文协调,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夹杂抠。
还要注意避免人称不统一和情节上的混乱。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改写和扩写、缩写,都是以原作为基础来写作的。改写时常常会用到扩写和缩写的一些方法,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方法点拨
一、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
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要求: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改写)
春秋时代的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①
①交代“穿井得一人”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下文写丁家穿井一事作铺垫。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地十分困难。于是,丁氏与家人决议打一口水井。当丁氏打井成功,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他全家人欢天喜地,高兴得合不上嘴,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
丁氏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②
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便有人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大家你传我,我传你,竟然传到了宋国国君耳朵里。
②记叙穿井过程,引出“穿井得一人”的说法。
宋王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运水,现在可以不用了,从此家里多了一个空闲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③
③交代“穿井得一人”说法的误传以及勘误过程。
穿井得一人(简评)
本文作者将古代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作了十分精彩的改写,故事情节完整,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大胆运用联想,先交代丁家所处的地理环境,写出了穿井的必要性,后还增加对宋君听到传言后的心理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整体上又忠实于原文及其寓意,是一篇较成功的改写文。
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可以只改写课文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
要求:
智取生辰纲(改写)
吴用等人听见脚步声,便让刘唐出去看看。刘唐提起朴刀在树林里观望,正好惊动了杨志。①刘唐回去轻声道:“大家做好准备。”所有人都做好警戒,只等杨志到来。
①“吴用等人”,改变原文的叙述视角。增添对刘唐、杨志的语言描写。
一会儿功夫,只听有人大喝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刘唐见他赶了过来,便拿起朴刀,六个人大声喝道:“阿也!”都跳了起来。
杨志喝道:“你等什么人?”此七人道:“你是什么人?”杨志大怒:“你们莫不是歹人吧?”七人道:“你颠倒问!我乃小本经济,如何抢你钱?”
杨志听完,收起刀,说:“原来这样,那多有得罪了。”“大家都是做小本生意的。我们七兄弟是卖枣的,你要不要来几个?”吴用客气地说。“不用了!”②杨志提起朴刀回去了。吴用到草丛边发了个暗号让白日鼠白胜上山来。
②语言描写,忠实于原文内容,却变换了口吻。
白胜挑着酒,唱着歌上了岗子,找了个离杨志等人近的地方坐了下来。几个军健问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白日鼠道:“白酒。”军健又问:“多少钱一桶?”“五贯足钱一桶。”众军健便围到一起凑钱。此时杨志过来,将军健打了一通道:“多少好汉是被蒙汗药麻翻的!”白胜听了,心内一惊,故意喝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吴用等人见此,借机过来,买了一桶轮流喝,还拿了捧枣子过口。吃完一桶后,刘唐问道:“正不曾问你多少价钱?”“五贯足钱一桶,十贯足钱一担。”白胜道。吴用接上来:“五贯就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说罢就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白胜故意去夺,吴用端酒就走,白胜立刻追了上去。吴用在松林内下了药后立刻转出来,又去勺酒。白胜追回,劈手夺来,倾在桶里。
杨志见他们喝了没事,才勉强答应军健们买了一桶,众人抢着喝。刘唐还递上一些枣子与他们吃。不一会,酒就吃光了。白胜收钱道:“这桶酒被那客官饶了一瓢吃了,少了你一些酒,我今饶你半贯钱罢。”接着挑着空桶,依旧唱着山歌下山岗去了。③
③选取最主要的情节展开描写,删繁就简。
吴用等人站在松树边,心中计算着药发的时间,指着他们说:“倒也!倒也!”杨志与众押行人都倒下了。于是,吴用等人推出江州车儿,倒了枣子,将金宝装了去。④
④全文叙事简略,忠于原文情节。
智取生辰纲(总评)
这是一篇对小说“智取生辰纲”情节高潮部分的改写。本篇改写叙述故事时视角的选取独具匠心。叙事角度自始至终都以“吴用等人”来展开。另外,本改写文虽然无原文叙事详细,却也能在忠实于原文情节的基础上,将故事梗概交代清楚,并不乏细节描写。改写十分成功。
三、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要求:
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景应该更加集中,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比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
3.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同学排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