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人教版(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人教版(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16 19:3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长度单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比一比谁高谁矮。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点击图片跳转到P5
点击图片跳转到P4
点击图片跳转到P6
胳膊
手掌
脚掌
[教材P2
例1]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庹(tuǒ)
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点击图片跳转到P7
1拃(zhǎ)
将手张开,把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长度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叫一拃。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点击图片跳转到P8
介绍了这么多,你知道下面这些物体的长度吗?
把脚的长度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点击图片跳转到P9
这块石头有几庹宽?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点击图片跳转到P3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点击图片跳转到P3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点击图片跳转到P3
古人在测量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挨着一个地量,不要留空隙。
要贴着测量的物体去量,不要倾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如果各个地区测量长度的单位不同,交流起来会很不方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因为我和爸爸手的大小不一样。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虽然都是用拃量,但每个人的拃长度不同,量的结果也就不同。只有用相同的计量单位去量相同的物体才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请你认真观察尺子,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教材P3
例2]
0
1
2
3
4
5
6
7
8
“0”表示测量的起点
0
厘米
cm
长度单位cm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
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量一量这张纸条的长度。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教材P3
例3]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4厘米多。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5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看一看,铅笔长(
)厘米。
四、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8
[教材P4
做一做]
量一量。
纸条长(   )厘米。
纸条长(   )厘米。
4
5
1.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教材P8
练习一
第1题]
估计:(
)厘米
测量:(
)厘米
估计:(
)厘米
测量:(
)厘米
3
3
4
4
2.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
手掌宽约

)厘米
1拃长约

)厘米
1步长约

)厘米
[教材P8
练习一
第2题]
8
14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五、课堂小结
0
“0”表示测量的起点
0
厘米
cm
长度单位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课后作业
七、巩固练习
一、比一比,填一填。
4
6
四、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估计:(
)厘米
测量:(
)厘米
估计:(
)厘米
测量:(
)厘米
3
3
4
4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P1]
五、一把破损的刻度尺只能看到3个刻度(如下图),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出哪些长度?
(单位:厘米)
3厘米,5厘米,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