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风从哪里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13. 风从哪里来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6 20: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风从哪里来》教学设计与意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
【课标分析】
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自然界中风的成因;知道探究风的形成的实验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筒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3.科学态度目标: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三年级上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我们周围的空气”两单元中已经研究了一些与风有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顺应学生的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提出要探究的问题、猜想自然界风的成因、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等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猜想与模拟实验的形式探究自然界中风的成因,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通过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情趣。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三年级时对空气的知识进行了学习,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生在三年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归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也比较强,有利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并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难点
用实验的方式探究自然风的成因。
【教学准备】
大可乐瓶、火柴、纸条、熏香、蜡烛等实验器材7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入手,提出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上一堂有趣的科学课。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展示一些典型的风的图片,如彩旗飘扬,帆船疾驶,波浪汹涌,轻摇柳枝,拔树倒屋等)。
看完这些图片,你想了解有关风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简单的可以直接解决,有难度的可以在学习中解决。
2.出示课题
小疑小进步,大疑有大进步。牛顿不就是从平常的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13课《风从哪里来》。
【设计意图】看完图片学生一定有很多想了解的关于风的问题,由学生提出
的问题,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风的奥秘的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通过大胆的猜测和实验,自主合作发现风形成的原因
(一)自己制造风,并研究人造风形成的原因
1.联系生活,分析人造风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来,说说你的见解,在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发现了风?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愉快的交流。
原来,风无处不在,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你有办法制造一些风吗?
学生利用书本扇、用口吹等办法制造风。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风?
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造风现象:风扇、吹风机、飞机螺旋桨、空调等,并交流自已所观察到的现象。
这种人为制造的风称为人造风。
【设计意图】演示自己制造、感受风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趣味性的活动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自然界中风的成因作好铺垫。
(二)猜测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1.猜想自然风的形成
大自然中的风千变万化。那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呢?与哪些条件有关系呢?根据你的经验和掌握的风的知识,小组进行讨论。
2.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小组代表多媒体展示,全班汇报交流。
同学们大胆地提出了几种猜想,哪一种猜想最有可能呢?大胆说出你们的想法!
学生进行简单交流。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恭喜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接下来就是验证猜想的环节了。
【设计意图】猜想是学习科学的翅膀,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
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设计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
参与对科学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猜想、观察与实验接触现实,激发想象力,
扩展思维。
(三)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指导设计实验方案。
验证猜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事实胜于雄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验证我们的猜想。在实验前先来看这几张图片。
多媒体出示有关火炉、锅炉等的图片。
看了这几张图片,请同学们联系锅炉烟囱冒烟时的情境,烟囱里的烟直往上冲,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简单汇报:说明烟囱里有“风”吹出。
可是口说无凭啊!咱们还是得通过实验来验证。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想一想,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可乐瓶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小组合作讨论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对还是错。
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
同学们交流得都很认真,相信都想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的好办法。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并展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设计模拟实验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思维上会
有一个较大的“跨度”,在由“原形”到“建模”的过程中会有一个“陡坡”
原因是学生缺少类似的探究活动经验。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和启发。
于是我先让学生观看有关火炉、锅炉等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联想锅炉烟囱冒烟时的情境。烟囱里的烟直往上冲,说明烟囱里有“风”吹出,然后再让学生设计模拟烟囱里风的实验装置。如果把这一环节完全推给学生,教师不给予适
当的指导,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进而对科学产生畏惧感,长此以往,就会
抹杀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2.介绍注意事项
要保证实验成功,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2)点燃蜡烛后,
火柴怎么办?(及时熄灭,放入培养皿)(3)燃烧的蜡烛和香不要烧到瓶子。(4)熄灭香时,要将燃着的一端按在培养皿上熄灭,而不能吹。
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实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并注意同学间的团结合作,认真填写好实验记录。
风从哪里来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
风从哪里来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简单绘制风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在提醒学生安全实验的同时,强调实验中做好观察记录,目的
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信息,以便为学生的互相交流、
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
3.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活动
学生实验时,每组有一个去掉底的饮料瓶。在饮料瓶的开口处,粘一张折叠的小纸条,点燃蜡烛和熏香,用饮料瓶罩住蜡烛,将熏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厘米处,观察现象。
教师巡视指导时,注意提醒学生不要让蜡烛和熏香烧到瓶子,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
4.学生汇报与交流
同学们做实验都很投入,相信对风的形成都有了正确的结论。现在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对照,不同的地方可以补充。
学生上台展示记录表并介绍实验发现,教师及时提醒学生记录汇报中的要点。
通过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现象。现在请各小组根据自已的实验情况再结合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将得到的实验信息进行分析,看能从中发现什么或得出什么结论。
5.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香靠近小孔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有没有风?
学生简单回答。
风是怎么来的?(提示)点燃蜡烛后,瓶内的温度有什么变化?瓶内与瓶外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简单回答。
我们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你认为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总结汇报。
实验前你们的猜想是怎样的?实际上呢?
学生简单交流。
教师小结:风的形成与气温有关。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冷的地方空气重压力大。当两地冷热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倾听,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将自
已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
相互接纳。同时,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问题,更重要
的是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3、头脑风暴,联系生活
1.认识海陆风
刚刚我们通过探究了解了风的形成原因,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生活的沿海城市,白天,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还是海洋吹向陆地?到了晚上呢?
学生交流并汇报。
教师简单总结,介绍海陆风的概念。
2.
风的影响
这节课我们齐心协力探究了风,大家知道风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吗?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教师简单总结,风对我们的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风。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上、下课这些生活细节中感受风的存在,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见、摸得着的东西,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拓展延伸
1.分享交流
一节课的学习马上就要进入尾声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教师及时肯定补充。
2.拓展延伸
在地球上风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在月球上有没有风呢?课下查阅有关资料,
进一步探究风的奥秘。
【设计意图】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活动主题即为学生最关注的
问题,利用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
续到课下,使学生的兴趣及各项能力得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