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2

文档属性

名称 荆轲刺秦王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0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3 10:2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 文学价值。
战国策
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 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历史背景
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
整体把握

开端 —— 刺的缘起
发展 —— 刺的准备
高潮 —— 廷刺秦王
结局 —— 刺秦失败
开端 —— 刺的缘起
发展 —— 刺的准备
第一篇章: 狼烟四起——序幕(1)
第一篇章: 狼烟四起——序幕(1)
第二篇章: 义士请缨——开端 (2)
开端 —— 刺的缘起
发展 —— 刺的准备
荆轲前传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 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 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
荆轲前传
樊 於 期 自 刎
荆轲私见樊於期,
为什么能让他慷慨献身?
思 考
  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
  进而从解患报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
  在樊於期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
荆轲三问
  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於期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
  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他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第一篇章: 狼烟四起——序幕(1)
第二篇章: 义士请缨——开端 (2)
第三篇章: 壮士献身——发展(3)
开端 —— 刺的缘起
发展 —— 刺的准备
第一篇章: 狼烟四起——序幕(1)
第二篇章: 义士请缨——开端 (2)
第三篇章: 壮士献身——发展(3)
第四篇章: 万事俱备——发展(4-8)
开端 —— 刺的缘起
发展 —— 刺的准备
易 水 送 别
第一篇章: 狼烟四起——序幕(1)
第二篇章: 义士请缨——开端 (2)
第三篇章: 壮士献身——发展(3)
第四篇章: 万事俱备——发展(4-8)
第五篇章: 易水送别——发展(9)
开端 —— 刺的缘起
发展 —— 刺的准备
第一篇章: 狼烟四起——序幕
第二篇章: 义士请缨——开端
第三篇章: 壮士献身——发展
第四篇章: 万事俱备——发展
第五篇章: 易水送别——发展
第六篇章: 敌国斡旋——发展
第七篇章: 图穷匕现——高潮
第八篇章: 壮士身死——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