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2

文档属性

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3 10:2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27年(前453年)。记述战争是《左传》的重要内容,也善于刻画人物,写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约一千四百人左右。

读准字音
读断句读
读出大意
读至成诵
文章所述何事?
涉及哪些人物?
整体把握
结 构
秦晋围郑
结 构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结 构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结 构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
结 构
晋国和秦国出兵攻打郑国的理由
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说出烛之武劝秦伯退兵的理由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
结 构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
亡郑利晋阙秦
结 构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
亡郑利晋阙秦
存郑利秦
结 构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
亡郑利晋阙秦
存郑利秦
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结 构
请评价烛之武劝秦伯退兵的艺术
评价几个主要人物
烛之武佚之狐郑伯
晋文公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名词→动词
名词→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边)
夜缒而出      (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      (在早上;到黄昏)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好处)
动词→名词
越国以鄙远
(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
形容词→名词
越国以鄙远
(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
形容词→名词
形容词→动词
因人之利而敝之 (损害)
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使…亏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
一般动词的使用
(烛之武)许之 (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 (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 (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 (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介词)
省略句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   (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同上)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
倒装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要…,何必…)
判断句
固定句
无能为也已  (矣)
共其乏困  (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 (悦)
失其所与,不知  (智)
何厌之有  (餍)
通假字
以为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
(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今有急而求子
(您,多指男子/儿子)
古今异义
越国以鄙远
  (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
以烦执事
  (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微夫人之力
  (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1.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军:军队)
 B 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 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 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1.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军:军队)
 B 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 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 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 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2.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 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3. 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君知其难也
  B 共其乏困
  C 又欲肆其西封
  D 吾其还也
  3. 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君知其难也
  B 共其乏困
  C 又欲肆其西封
  D 吾其还也
4. 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邻之厚,君之薄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敢以烦执事
 D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4. 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邻之厚,君之薄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敢以烦执事
 D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5.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5.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