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2.1物质的分类--胶体(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 2.1物质的分类--胶体(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17 09:1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写出化学方程式:
1、锌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
2、锌与硫酸铜反应、铜与硝酸银反应
3、二氧化碳与碳反应、CO和O2反应
4、CO2和Ca(OH)2反应、
CO2和CaO反应
5、CaCO3与HCl反应、Na2CO3与HCl反应
6、AgNO3与Na2CO3、BaCl2和Na2SO4反应
(一)、揭示课堂目标
1.掌握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了解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3.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前预习
1.分散系的有关概念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均匀的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含义:一般量少的叫分散质,量多的叫分散剂。如:酒精与水混合,酒精少水多,酒精是分散质(溶质),水是分散剂(溶剂);酒精多水少,水是分散质(溶质),酒精是分散剂(溶剂)此时叫水的酒精溶液。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固体分散系、液体分散系、气体分散系三
类。即分散质与分散剂可以有9种不同的组合方法,如图所示:
溶液属于那一种分散系?
液体分散系
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溶液(又叫真溶液)

胶体

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当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纳米,10-9米),的溶液叫真溶液(又称溶液)。
当溶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纳米,10-7米)
,的溶液叫浊液。溶质通常为固体的叫悬浊液,溶质通常为液体的叫乳浊液。
当溶质粒子直径大于1nm而小于100nm
,的溶液叫胶体溶液。
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血液、牛奶、豆浆、淀粉溶液、米粥汤、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
胶体的分类: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又叫胶体)三种。
预习检测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C
D
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①用烧杯盛约25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
②然后逐滴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
③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
沸水
问题引导下再学习
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没得到滤渣,滤液还是红褐色。
在滤纸上得到泥沙,滤液
澄清、透明。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水
科学探究
结论:胶体溶液能过透过滤纸,而浊液不能透过滤纸,说明胶体粒子的直径较小。


胶体中的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和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Cl-
+
Ag+
=
AgCl↓
单质碘与淀粉接触变成蓝色。
胶体的提纯—渗析
视频
科学探究
思考:取半透膜中的液体少许,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发现也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但是不能全部转移到水中,思考:采取什么措施使半透膜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完全透过半透膜,从而提纯淀粉胶体?
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清水,直到检验不出氯离子为止,说明淀粉胶体已经纯净。


分离胶体和溶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和小分子。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海水淡化等
胶体的性质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

一、丁达尔现象
视频
应用:胶体的鉴别。
只要是胶体都有丁达尔现象。
3、胶体的结构:以氯化铁制的氢氧化铁胶体为例。
很多个Fe(OH)3分子凝聚到一起,形成致密的胶核
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胶体有很强吸附)
吸附中心离子(Fe3+),形成胶粒,胶体带电是指胶粒带电。
胶核
Fe3+
Fe3+
Fe3+
Fe3+
Fe3+
Fe3+
Fe3+
胶粒间相互排斥,使胶体稳定存在
胶粒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胶团(即胶体)
胶体的电泳实质是带电的胶粒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
胶体本身是电中性
一般规律: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形成的胶体,其粒子带正电荷。
2、非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土壤胶体等形成的胶体,其粒子带负电荷。
3、碘化银胶体粒子有的带正电荷,有的带负电荷。
4、有一些特殊胶体,如淀粉胶体,其胶体粒子并不带电。
胶体制备要点:一定要有大量的中心离子供给胶核吸附。如:向0.1摩尔/升氯化铁溶液中加入0.3摩尔/升等体积NaOH就不能生成胶体。

用:
电泳电镀;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诊病。
(4)胶体的聚沉。
1、胶体溶液中加入电解质,破坏了胶粒的结构,使胶粒相互吸引,质量增大,而产生沉淀。
河流中的土壤也是胶体,当要流入大海时,往往发生聚沉而形成三角洲,分析原因?
课堂联系.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红褐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回答下面问题
(1)将制得到的是Fe(OH)3胶体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粒带
电荷,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2)向制得到的是Fe(OH)3胶体中加入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
_。后红褐色沉淀溶解,写出溶解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电泳
H2SO4是强电解质,电离出的SO42-中和了Fe(OH)3胶体粒子所带的正电荷,减弱Fe(OH)3胶体粒子之间的排斥作用,使Fe(OH)3胶体聚沉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4)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5)提纯所制Fe(OH)3胶体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A
渗析法
2、加热也能使胶体发生聚沉。
3、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也能发生胶体聚沉。等等。
胶体的用途:(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
程,保肥作用。
(五)完全达标训练:
[例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透过半透膜,胶体不能透半透膜)
C.能透过滤纸
D.呈红褐色
C
[变式训练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淀
D
[例2]用下列方法制备胶体:①0.5
mol/L的BaCl2溶液和等体积2
mol/L的硫酸混合振荡;②把1
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人20
mI.沸水中并继续煮沸;③1
mol/LNaOH溶液滴到1
mol/LFeCl3溶液中,可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C
[变式训练2]使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
)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胶粒能作布朗运动
C.胶体粒子带电,电性相反,胶粒间互相吸引
D.胶体粒子带电且电性相同,胶粒间互相排斥,使胶粒不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
D
小结:
(1)
胶体是一种混合物,其分散质微粒粒度在1-100nm之间,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
(2)
光线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现象;
(3)
胶体分散质微粒带同种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发生电泳现象;
(4)
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会发生聚沉,是因为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中和了分散质微粒表面所带的电荷.
作业:
1、预习下一节
离子反应
2、做课时作业(2)
3、整理完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