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变化着的地壳(内含视频素材):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变化着的地壳(内含视频素材):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7 11: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4变化着的地壳
科学
五年级下册
粤教粤科版(2017秋)
岩壁上的褶皱
任务
观察下面的岩石层,岩石层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发现
不规则的弯曲现象
它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
1、把一条毛巾折叠成长条状。模拟岩层。
2、然后将双手放在毛巾两端,稍用力向中间挤压毛巾。
3、观察现象。
发现
毛巾起了很多褶皱
四周的岩石层在向中间的岩石层挤压
岩层褶皱形成的可能原因
双手放在毛巾两端,稍用力向中间挤压毛巾
疑问
是什么力量让地表的岩层运动呢?
地壳下面有什么
发现
地幔
地核
地幔的顶部为较薄的固体岩层,其下有一层呈黏稠状的岩石,接近熔融状态
由液态的外壳和固态的内核组成
流动
促进地壳的运动
阅读
阅读下面资料,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模拟地球内部构造制作模型,了解地球不同圈层各有什么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与地壳的变化是否有关
任务
思考:根据不同圈层的特点,选择哪些材料做模型更合适呢?
不同颜色、不同厚度的橡皮泥
发现
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特点
这些特点与地壳的变化有关
地壳:地壳实际上是由多组断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块体组成的,它的外部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形态,因而地壳的厚度并不均匀
地幔: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后造成的,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地核: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公里。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外地核厚度约2080公里,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了外核的物质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了解了岩层褶皱形成的可能原因是:四周岩层向中间岩层挤压。
2、知道了地壳下面有地幔和地核。
3、了解了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地壳的变化是有关的
快乐小测
回答下面问题
1、岩壁上的褶皱是怎么形成的?
2、地壳下有什么?
3、根据岩石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几类?
四周的岩石向中间岩石挤压
地幔、地核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感谢收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