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课件(2课时 12+18张PPT )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课件(2课时 12+18张PPT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8 09:08:58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运动方式和平均速度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中的类型有哪一些呢?
观察与思考
学习目标
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02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01
03
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04
学会平均速度的计算。(重难点)
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分类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思考
A:
B:
小车A每10s通过300m的路程,经过相等的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
小车B每10s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经过相等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匀速直线运动
t
s
v
t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有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计算式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m/s。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时间t=12.91s,利用公式v=s/t计算它的平均速度为:
  解:
必要的说明
所用公式
代入数据,求出结果。数字后面要有单位。
例题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
分析:
50
m
50
m
6
s
13
s
100
m
7
s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解:
后50m平均速度:
50
m
50
m
6
s
13
s
100
m
7
s
8.3
m/s
7.1
m/s
前50m平均速度: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解:
50
m
50
m
6
s
13
s
100
m
8.3
m/s
7.1
m/s
7.7
m/s
7
s
全程平均速度:
全程时间: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50
m
50
m
6
s
13
s
100
m
8.3
m/s
7.1
m/s
7.7
m/s
7
s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3
m/s、7.1
m/s和7.7
m/s。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50
m
50
m
6
s
13
s
100
m
8.3
m/s
7.1
m/s
7.7
m/s
7
s
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速度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
m/s、
km/h
换算:1m/s=3.6km/h
运动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公式:
运动的快慢
课堂小结
1.中考期间,××中学的学生乘坐某种新型安全校车到9km外的考点参加考试,校车行驶了15min后安全到达考点。求: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
15min=15×60s=900s
即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随堂训练
出租车专用发票
车号
AT-8283
日期
17-05-20
上车
10:00
下车
10:05
单价
2.4元
里程
3.0km
金额
16.00?
2.如图所示为赵宁同学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出租车专用发票,则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
t=5min=
3.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常见的交通工具,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下表:
南昌-上海南
上海南-南昌
运行距离
D92次
8:34开
13:49到
D93次
15:31开
20:39到
840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
min,它的平均速度为 
km/h。
315
160(共12张PPT)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列车的运动和人物的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
观察与思考
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13:00:00
13:00:03
13:00:02
13:00:00
13:00:00
13:00:02
13:00:02
13:00:00
运动相同路程时,用时少的运动快
运动相同时间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运动得快。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观看竞速类的体育比赛时,观众用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即看谁“领先”;而裁判会为每一位选手的全程计时,所以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1
2
1s内运动:
1s内运动:
20m
5m
思考
5s内运动了100m
30s内运动150m
若路程
s
不相同,时间
t
也不相同,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物理学采用“单位时间内的路程”(统一标准)来比较二者运动的快慢,即比较“一秒内通过路程”的多少,本质上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速度的定义
1
2
基本单位
m/s

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km/h

km
·h-1
读作
千米每小时
速度的单位
汽车速度表
一般来说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上车速不能低于60km/h,不得超过120km/h。
约5m/h
约1.1m/s
约5m/s
约20m/s
约250m/s
约100m/s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速度
5m/s=
km/h
72km/h=
m/s
18
20
例题
m/s→km/h乘以3.6
km/h→m/s除以3.6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速度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
m/s、
km/h
换算:1m/s=3.6km/h
公式:
运动的快慢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课堂小结
1.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
,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

随堂训练
2.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
km/h,合
m/s。
1080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