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学案
《星星变奏曲》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朦胧诗产生的背景
2、熟读这首诗,最好能背诵。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领会诗歌中联想的作用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预习反馈:、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níng( )望 chàn( )动 yíng( )火虫
fù( )盖 jiāng( )硬 白dīng( )香
2、仿照下面诗句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造句。
例句1: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造句:
例句2: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造句:
3、填空:朦胧诗是产生于 年代的诗歌流派,本诗的作者 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们在艺术上追求的是诗歌 的审美价值。
三、课内片段阅读
阅读全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将诗的第一、第二节开头的句子中的如果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答:
2、诗的上下两节分别用了“谁不愿意”和“谁愿意”来领起下文,说说这两方面在句式和内容上的差异。
答:
3、诗的第二节最后又用“谁不喜欢”这样的否定句式领起写了五行,使分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答:
四、课外相关链接
阅读朦胧诗的另一个代表诗人梁小斌的《雪白的墙》,回答后面的问题。
雪白的墙
梁小斌
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早晨,
我上街去买蜡笔,
看见一位工人
费了很大的力气,
在为长长的围墙粉刷。
他回头向我微笑,
他叫我
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
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
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这上面曾经那么肮脏,
写有很多粗暴的字。
妈妈,你也哭过,
就为那些辱骂的缘故,
爸爸不在了,
永远地不在了。
比我喝的牛奶还要洁白、
还要洁白的墙,
一只闪现在我的梦中,
它还站在地平线上,
在白天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我爱洁白的墙。
永远不会在这墙上乱画,
不会的,
像妈妈一样温和的晴空阿,
你听到了吗?
妈妈,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1、本诗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并由此而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文革”一去不复返的欢喜和渴望。说说看那位工人为什么要“费了很大的力气,/在为长长的墙粉刷”?
答:
2、想想,作者为什么用一个孩子的口吻来写?
答:
3、这首诗和课文一样,都是对“文革”的反思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而不论个人的还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诗中那些内容表达了这层意思?
答:
4、课后收集有关“文革”的材料,跟同学们交流,对我们民族的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作出你们自己的正确判断。
五、积累运用
从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与“星星”有关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