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
第八章
省内区域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21
22
23
24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家住山西太原的中学生赵峥一家去西双版纳旅游。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
~3题。
1.关于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中部
B.地处横断山脉的中部
C.西双版纳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
D.北回归线穿过西双版纳地区
2.下列哪幅照片不是在西双版纳拍摄的
3."下列美誉属于西双版纳的是
A.“海上米仓”和“东方甜岛”
B.“天府之国”和“东方明珠”
C.“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D.“乌金高原”和“鱼米之乡”
2019年4月13日至16日,西双版纳最嗨的节日——泼水节盛大开幕!
一场世界级的湿身大战吹响号角,吸引大批旅游爱好者前来参观。读云南省略图和景洪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4~7题。
4.判断西双版纳所属的气候类型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5.近些年来,西双版纳迅速崛起并
成为该地区重要支杜产业的是
A.旅游业
B.加工工业
C.农业
D.汽车工业
6.下列关于旅游对西双版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了西双版纳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迅速发展
B.使外地民工大量涌入西双版纳地区,促进了该地区城市化进程
C.促进了聚居在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索质迅速提高
D.促进了西双版纳地区各族人民与外界的交流。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7.下列旅游景观和资源不属于西双版纳的是
A.热带植物园
B.民族风情园
C.野象谷
D.热带沙漠风蚀地貌景观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下图是外国友人杰克去西双版纳旅游所拍摄的图片。读图完成8~
10题。
8.图甲中的建筑形式反映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气候干旱
B.高温潮湿
C.温暖湿润
D.寒冷干燥
9.云南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该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壮族
C.傣族
D.回族
10.西双版纳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之称,这些植物构成了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B.高山植物垂直变化景观
C.热带雨林景观
D.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2019年7月25日13时0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发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将气球卫星和BP-I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11~12题。
11.酒泉所属的省区是下列轮廓图中的哪一个
12.酒泉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A.海拔高
B.深居内陆,山岭阻隔海洋水汽输送
C.太阳照射强烈
D.纬度高
张掖地处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张掖气候的是
14.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中最适宜张掖的是
A.为保证农作物获取充足水分,须大水漫灌
B.因光照充足,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C.应培育和种植耐旱作物,提倡喷灌滴灌方式
D.应多打机井,多开垦农田,以增加粮食总产量
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靠祁连山积雪和冰川融水滋养灌溉,曾被称为“西北粮仓”。作为河西走廊的“母亲山”,祁连山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的雪线上移、冰川退缩、草原退化、林木减少等现象,加之探矿采矿、截流发电、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生态不断恶化,一些野生动物“销声匿迹”。据此完
成15~17题。
15.有关河西走廊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和北山之间
B.河西走廊呈东西走向,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C.走廊南北两侧为山地,中间为平地
D.是陆路联系亚欧大陆,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走廊”
16.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冬春季节容易发生
A.洪涝
B.沙尘暴
C.泥石流
D.台风
17.下列措施有利于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大水漫灌
B.过度樵采
C.过度开采绿洲边缘荒地
D.保护固定沙丘的植被
河西走廊的特色农业绽放了“三朵金花”,即种子繁育、高原夏菜和葡萄美酒。读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完成18~20题。
18.河西走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
A.玉米、水稻、胡麻
B.马铃薯、高梁、花生
C.冬小麦、糜子、谷子
D.春小麦糜子、谷子
19.从图中看出,河西走廊的农业
类型是
A.灌溉农业
B.河谷农业
C.水田
D.立体农业
20.小明在太原的某大超市里,发现了兰州产的水果,该水果是
A.哈密瓜
B.猕猴桃
C.香蕉
D.白兰瓜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12分)[地理实践]
实践名称:河西走廊的气候与水源、农业
实践资料:
资料一
河西走廊某地区示意图。
资料二
河西走廊某市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
实践思考:
根据资料二分析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4分)
说出河西走廊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2分)
(3)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简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2.
(16分)[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西双版纳的位置与资源
课题资料:
资料一
西双版纳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颖璀璨明珠。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资料二
西双版纳的位置。
课题思考:
根据资料二说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4分)
列举西双版纳的植物资源。(4分)
说出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及对当地植被的影响。(8分)
23.
(14分)[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
案例资料:
资料一
西双版纳旅游业起步
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較早地州之一,自1995年以来,通过旅游开发和建设,西双版纳州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起初阶段、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复苏阶段,见证了旅游业为西双版纳经济带来的改变,到今天旅游业已真正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资料二
目前,
西双版纳已形成热带风光、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三大主导旅游产品类型,初步构筑了“一个中心、三大旅游区、四级旅游点、四条旅游主线、七大旅游产品”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启动,西双版纳旅游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竞争环境与发展障碍。
资料三
西双版纳旅游景点示意图。
案例思考:
分析西双版纳与相邻国家的交通状况。(4分)
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简析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6分)
(3)为了促进西双版纳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请你列举两条措施.(4分)
24.(18分)[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河西走廊的城市分布与经济发展
探究资料:
资料一
河西走廊示意图。
资料二
河西走廊古称“州”“凉州”,位于甘肃省境内,长达1000多千米,是呈西北一
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因其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海拔1
500米左右。这里成为我国东部通往西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沉寂了数百年后,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探究思考:
写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4分)
请你说出河西走廊的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根据资料,分析河西走廊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4分)
(4)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促进河西走廊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请你献计献策。(4分)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D
C
D
A
D
D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B
C
C
B
B
D
D
A
D
【详细解析】
1.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西双版纳的区域特征。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地处横断山脉南部;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处于热带地区。
2.D[解析]亚洲象、孔雀、蜂猴都是西双版纳有的动物,而藏羚羊是青藏地区特有的野生动物。
3.C
[解析]西双版纳享有
“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海上米仓”和“东方甜岛”为台湾岛的美誉;“天府之国”为成都平原的美誉,“东方明珠”指香港;“乌金高原”指黄土高原,“鱼米之乡”指长江中下游平原。
4.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和旅游业发展。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西双版纳最冷月气温超过15C,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
水量大,为热带季风气候。
5.A[解析]近年来,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并且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6.
D[解析]旅游业带动了西双版纳当地交通、商业、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也促进了西双版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
7.D[解析]西双版纳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热带植物园、民族风情园野象谷等旅游景区,西双版纳没有热带沙漠气候,不能欣赏风蚀地貌。
8.
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西双版纳的气候特征、民族和植被景观。该地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高温潮湿,修建竹楼一是
就地取材,二是通风凉爽。
9.
C
[
解析]聚居在西双版纳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傣族。
10.
C
[
解析]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的美誉,这些植物构成了热带雨林景观。
11.C[解析]根据轮廓图可知图中A是青海省,B是陕西省,C是甘肃省,D是西藏自治区,酒泉位于甘肃省。
12.B[解析]酒泉位于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距海远,加上山脉的阻挡,夏季风难以进人,降水少,气候干早。
13.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西走廊的气候及农业生产方式。张掖地处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选项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表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B全年降水量大,旱雨季明显,表示热带季风气候;选项C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选项D气候寒冷干燥,全年最高温在10℃以下,表示高原山地气候。
14.C[解析]该地在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缺乏的条件下,应培育和种植耐旱作物,提倡喷灌滴灌方式,发展节水农业,以促进农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15.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问题。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和北山之间;河西走廊为西北一东南走向,汉唐以来成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走廊南北两侧为山地,中间为平地;是陆路联系亚欧大陆,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走廊”。
16.B[解析]河西走廊气候干燥,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地表以半荒漠和荒漠为主,在多风的冬春季节容易发生沙尘暴。
17.D[解析]固定沙丘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大水漫灌、过度樵采、过度开采绿洲边缘荒地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措施。
18.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西走廊的农业。水稻、花生和冬小麦不是河西走廊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19.
A
[解析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主要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发展农业,农业类型为灌溉农业。
20.
D
[
解析]河西走廊的气候和自然条件适合白兰瓜的生长;哈密瓜主要产于新疆;猕猴桃的主要产地在陕西、湖北等地;香蕉属于热带水果。
21.
(1)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每点2分,共4分)
(2)冰川融水补给。(2分)
(3)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累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较多,河流众多,灌溉水源丰富;夏季热量充足,降水较少,光照充足。
(每点2分,共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西走廊的气候、水源与农业。
(1)根据资料二当地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数据,可以归纳出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于夏季。(2)河西走廊地处内陆地区,降水少,所以河流水源补给的来源主要是附近高山上的冰川融水。(3)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从气候、热量、光照、地形、土
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结合河西走廊的自然地理特征,意思合理即可。
22.(1)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4分)
(2)望天树;铁树;榕树;板根树。(每例2分,共4分)
(3)西双版纳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能满足热带植物生长的需要,全年树木郁郁葱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点4分,影响4分,共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及资源。(1)从资料二图中可以看出,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归回线以南,地处热带。(2)西双版纳的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的美誉,望天树、铁树、榕树、板根树都是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3)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湿热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热带植物的生长,因而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23.
(1)交通便利,有公路、内河航运与邻国相通,有利于发展边境旅游。(4分)
(2)地处西南边境的地理位置,可以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热带风光独特,风景宜人;热带森林茂密,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可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可以发展民俗风情方面的旅游;政策支持等。(每点2分,共6分)
(3)控制每日进入景点人数,宣传和提倡文明参观;加强旅游景区的规划和改造,保证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每点2分,共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西双版纳与相邻国家之间有公路、河流相通,交通便利。(2)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可以从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作答,意思合理即可。(3)促进西双版纳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从控制景点人数、加强旅游景区的规划等方面阐述,意思合理即可。
24.
(1)A是内蒙古高原;B是青藏高原。(4分)
(2)沿铁路沿线和河流分布(或分布在绿洲地区和铁路沿线)。
原因: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且铁路沿线,交通便利。(特点2分,原因4分,共6分)
(3)地势平坦;水源充足。(4分)
(4)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加强物流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每点2分,共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西走廊的城市分布与经济发展。(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为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2)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西
走廊的城市多沿铁路和河流分布,主要是受河西走廊的气候、水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3)分析河西走廊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入手,从地形上看,走廊南北两侧为山地,中间为平地,地势平坦;从水源条件看,这里有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与地下水,水源充足。
(4)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促进河西走廊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应该做到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加
强物流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意思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