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裸地
茂密的灌丛
草地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计划
植物会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湿度和温度有影响吗?
植物会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植物越多,湿度越大。
1.确定时间、地点:
2.分工、讨论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3.设计表格记录
制定计划:
1、测量地点
裸地
草地
灌丛
2、测量时间:早上、中午、晚上
3、每测量一个地方的次数:测三次求平均值
4、实验用具:干湿计
记录表
5、实验步骤:
分早、中、晚三次,用干湿计分别测量草地、裸地、灌丛三个地方的空气湿度,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地方测量三次,并取其平均值,将数值记录下来。
测量灌丛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测量草地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测量裸地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思考:
1、为何测量三处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根据植物不同,请对三处空气湿度的大小
做出假设
3、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上吗?为什么
?
4、测灌丛的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
5、每测一个地方为什么测三次求平均值?
裸地
无植物
有植物,矮小
植物高、茂密
1、为何测量三处的湿度,
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草地
灌丛
变量:植物的数量
2、根据植物不同,请对三地空气湿度的大小做出假设
假设同一时间灌丛湿度最大,草地次之,裸地最小。
3、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上吗?为什么
?
不能。
水洼边的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4、测灌丛的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
不能,应放在树杈上。
地上不能体现出灌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5、每测一个地方为什么测三次求平均值?
使测量结果准确,减小误差。
四、实施计划
裸地
草地
灌丛
第1次
27.5
77.5
87.5
第2次
14.5
62.5
76
第3次
17
68
79.5
平均值
19.7
69.3
81
柱形图
折线图
实验数据的统计并作成统计图
实验结果的分析:从上表中看出,三地的相对湿度有什么差异?
五、得出结论
综合起来看,
灌
丛
(地方)的空气湿度最大,
裸地
(地方)的空气湿度最小。说明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得出结论:
植物会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时间
裸地(平均值)
草地(平均值)
灌丛(平均值)
早上
44%
54.3%
59.3%
中午
16%
30.3%
39%
晚上
45%
64.7%
70%
得出结论
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灌丛
裸地
同一时间
空气
湿度最大
次之
,
空气湿度最
小。
草地
时间
裸地(平均值)
草地(平均值)
灌丛(平均值)
早上
44%
54.3%
59.3%
中午
16%
30.3%
39%
晚上
35%
64.7%
70%
得出结论
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1、同一地点,
湿度最大,
湿度最小。晚上较大。
早上
中午
。
。
。
35%
早晨(%)
中午(%)
晚上(%)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80
89
96
88.3
75
72
74
73.7
80
81
82
81
0
时间
湿度
70
75
80
85
90
95
100
早晨
中午
晚上
(1)在坐标图上绘出一天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
(2)从表中反映出来的情况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而且一天中,同一地点,早上的湿度最高,中午的湿度最低,晚上的较高。
三地在一天中湿度变化
表达交流:
三、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
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
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课堂练习
1、根吸收的水分用于什么最多?(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细胞生长作用
D
蒸腾作用
2、在生物圈水循环中,下列哪项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
A
海洋
B
草地
C
森林
D
岩石
3、下列哪项既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
)
A
表皮
B
气孔
C
叶脉
D
保卫细胞
D
C
B
(3)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
近气孔腔的细胞壁__,不易伸展;远
离气孔腔的细胞壁__,较易伸展。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___;
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收缩时,气孔___。
厚
薄
张开
闭合
(4)植物通过________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蒸腾作用
课堂练习
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常采取以下措施:
1.
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
2.
去掉部分叶片
3.对移栽幼苗进行遮阴
运用蒸腾作用的知识加以解释.
开拓创新与迁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