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末复习通关检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末复习通关检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8 15:0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1.《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庄园的存在(
)
A.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B.巩固了中世纪奴隶制度
C.具有一定的割据性质
D.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实施
2.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封君封臣范围逐步扩大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阶层经济实力很强大
3.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4.俄罗斯人从1581年到1647年,仅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建立起了西起波罗的海,北到北冰洋,东达太平洋的“两洲帝国”。但到1763年,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仅42万。俄罗斯快速的征服和缓慢的移居殖民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恶劣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B.伊凡四世统治时期政策严厉
C.受到金帐汗国的控制和奴役
D.俄罗斯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
5.阿拉伯帝国各王朝的统治者都重视商业,他们掌握着经济垄断权,集最大的地主、商人、生产者和消费者于一身,他们办工场、经商,除少量奢侈品外,基本自给。他们的行为(
)
A.推动商品经济良性发展
B.旨在维护自然经济
C.导致官商勾结现象出现
D.有效维护了封建统治
6.古代南亚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后来文明中心逐渐转移到今天的印度北部,这里先后建立起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笈多帝国最早兴起于恒河下游
B.笈多帝国时期印度教成为国教
C.德里苏丹国家由突厥人建立
D.德里苏丹国家在地方划分行省
7.幕府政治始于12世纪末廉仓幕府建立,结束于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天皇。下列体现其特点的是(
)
①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
②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③幕府是国家最高政权机关
④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的实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阿兹特克人到达墨西哥谷地时是一个部落,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城邦,城邦内部分为四个区,每个区又由若干个氏族组成。每个氏族选出一位负责将氏族和整个部落联系起来的人,组成部落最高会议,行使司法和领导职能。据此可知当时阿兹特克人的城邦组织(
)
A.具有直接民主特色
B.具有部落军事同盟性质
C.具有原始民主特征
D.表现出明显的阶级分化
9.据《高丽史》记载,“太祖二十三年,初定役分田,统合时朝臣、军士,勿论官阶,视人性行善恶,功劳大小,给之有差。”景宗元年,高丽政府又颁布《职散官各品田柴科制度》,根据官吏等级授予一定数量耕地的收租(税)权和烧柴林。从本质上看田柴科制度(
)
A.重新确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B.是对土地兼并结果的一种确认
C.是一次“兵民合一”的土地制度改革
D.是一场对农民毫无人性的掠夺
10.8—15世纪,西非先后兴起了加纳、马里、桑海等强国,其发展的优势在于(
)
A.较早掌握炼铁的技术
B.大海阻隔了外族的入侵
C.受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D.控制了黄金资源和商路
11.据《曼多撒手抄本》记载,阿兹特克人的学前教育在家中完成,十岁到十五岁进入公共学堂学习,由氏族酋长监督;学校种类多样,主要有平民学堂、女子学堂、贵族神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神庙的修道室等。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的教育(
)
A.以维持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
B.注重民主、平等意识的灌输
C.鼓励人们全面多元发展
D.形成了全民参加的体系
12.罗马帝国亚洲行省的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行省的埃及经济都很繁荣,罗马向行省输出陶器、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从行省输入粮食、纺织品、金属制品和奢侈品。为了巩固统治,罗马统治者和法学家制定了(
)
A.规范商品交易活动的法律
B.维护公民政治权利的法律
C.调整平民贵族关系的法律
D.强化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公元800-1500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
材料二
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2)根据材料二,指出获得特许状自治城市拥有的权利。简述城市自治对西欧城市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的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3)依据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一世对于编篆法典的认识,并进行评价。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拜占庭帝国繁盛的表现,并分析其繁盛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查士丁尼延续“罗马人的名誉”的表现及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可知,庄园主拥有各种大权,其庄园也俨然变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具有一定的割据性质,故选择C项。其他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
2.答案:C
解析:封君封臣制主要是以土地为纽带,与城市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介绍国家获取税收的各种途径及比重,故B项不能得出;由“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可见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故选择C项;材料介绍市民以缴纳税金的方式获取部分自治权,不能得出市民阶层经济实力强大,故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发展成两洲帝国以及西伯利亚人口稀少的原因。解读本题要注意结合地理知识,也就是西伯利亚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特点。俄罗斯人快速完成了征服,成为两洲帝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环境恶劣,人烟稀少,而且也是同样的环境原因使得移居殖民缓慢,故A正确。
5.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阿拉伯帝国各王朝的统治者掌握经济垄断权,他们办工场、经商,除少量奢侈品外,基本自给,这一方面不利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故选择D项。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每个氏族选出一位……行使司法和领导职能”可知,该组织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氏族”意味着原始血缘关系,故排除A项,选择C项;材料中未涉及军事和阶级分化的信息,故排除B、D项。
9.答案:A
解析:“给之有差”即对不同官阶的官员给予的土地数量是不同的,“根据官吏等级授予一定数量……”实际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授田,可见田柴科制度是确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方式,故选择A项;材料涉及的是授田,没有出现土地兼并的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故排除C项和D项。
10.答案:D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阿兹特克人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学堂教育,且学校种类多样,据此可得出C项正确。A、B、D项皆不能由材料得出。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1)西欧庄园的基础是农奴制度;西欧庄园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庄园法庭。
(2)权利:确认了市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确认城市享有独立的司法自由;承认私有财产制(保护私有财产);城市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城市享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影响:自治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一定程度上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为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认识:他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巩固自身统治的重要手段。评价:查士丁尼的这种治国理念正是继承了多年来罗马依法治国的历史传统。
解析:
14.答案:(1)表现:商业兴旺,手工业发达。原因: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2)原因:长年的对外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帝国衰弱,外族入侵。
(3)表现:四处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编纂《查士丁尼法典》。影响:前者扩大了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后者剔除了法律中部分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归纳“表现”;根据材料一中最后一句话来回答“原因”。
第(2)问,根据材料二“征服了……”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
第(3)问,根据材料“征服了……”和“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表现”,据“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