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5-14 09:46:40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观看视频鼠疫、天花
疾病名称 是否患过此病 疾病名称 是否患过此病
流 感 结膜炎
麻 疹 贫 血
水 痘 龋 齿
肺结核 蛔虫病
近视眼 流行性乙型脑炎
疾病名称 是否传染
流行性感冒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结 膜 炎
近视眼和结膜炎都是眼睛的疾病,二者有何不同?
二者的病因大不一样。
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
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
结膜炎是由外来的致病细菌
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双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这是由一种微小核糖核酸型病毒感染所致,这种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最短的仅2~3小时,多数病人在接触后24小时内发病。传染性强,常暴发流行,传播迅速。本病的症状比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严重。有些病人的眼睑红肿似胡桃样。
一般的病人常有异物感,怕光、流泪、并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约有半数病人球结膜下呈点状或片状出血,严重者可遍及整个球结膜,故称“红眼”。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常使“一人得病,全家受累,一处传染,四方蔓延”之势。因此,作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因病人的泪水及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和病毒,通过接触带有病人眼分泌物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等,
使健康人得病;如病毒污染了水源(游泳池、澡塘等),可造成大面积的流行。
肺结核病
蛔 虫 病
这些病原体分别能引起什么疾病?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微生物 ( )
寄生虫
细菌、真菌
病毒、



人体
侵入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染性和流行性。
资料分析:
讨论: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2、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力弱,所以容易患感冒。
2、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和家人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甲肝。饭店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感染上传染病。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
传染病患者
病原体携带
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饮水、食物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传染源
易感人群
空气、飞沫
饮水、食物
生物、媒介
土壤、接触
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小组讨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是什么
(时间:2分钟)
保护易
感人群
切断传
播途径
控制传
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常开窗、通风好,空气爽、病菌跑。正确使用消毒液。
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积极参加计划免疫
不与SARS病人接触
锻炼身体
消毒
洗手
戴口罩
隔离、治疗SARS病人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问题
特点 说明 举例
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逼供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 流感、肺结核、HIV、肝炎、蛔虫卵、林球菌
有传染性 能 在人群中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
流感、肺结核通过飞沫、空气传播,肝炎、蛔虫卵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
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1一定条件下可呈爆发、流行以至大流行2、地区性3、有的传染病只在一定的季节流行 1、流感
2、血吸虫病
3、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
1、
有免疫性 人们在患过某些传染病并痊愈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受该病的感染 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
可以预防 只要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2、应该关心他,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帮助他树立生
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能歧视他 ,躲避他。同时,
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
感染。
3、可能。由于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原因,从而散布到
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人体,导致流行。
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将保存在实验室里的病毒疫苗
定时或定期培养,以备将来一旦天花出现,用其生产
疫苗。
艾滋病流行的具体环节是什么
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想想看
艾滋病患者或带有该病毒的血液,乳汁和精液等
传染源—
传播途径—
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
为、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品、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的用过的注射器等
易感人群—
为什么说乙肝已成为危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之一?目前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乙肝传播途径广泛
目前对慢性乙肝缺乏特效药
最有效的措施是注射乙肝疫苗
问题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甲肝的病毒是_____;
2.食用不洁毛蚶是甲肝流行的______之一;
病原体
传播途径
3.甲肝病人是________;
传染源
4.小明患病前是______ 患病后是___;
传染源
易感人群
5.禁止健康人与病人接触,让病人服用预防药物,属于________,对病人的粪便、用具进行消毒属于_________。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二、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___之间或___与_____相互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细菌
动物
寄生虫
病毒

流行

传染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预防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不懈,反复进行,对一些已经消灭的传染病,也不能放松警惕,要防止死灰复燃或从境外传入。
1.1988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不清洁的毛蚶属于(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抗原 D.易感者
2.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
A
B
3、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
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C、给医疗仪器消毒
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给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结核菌感染的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之一,清扫楼内垃圾,给医疗仪器消毒是切一断传播途径,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并不用于预防传染病。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