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文言文两则:学弈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文言文两则:学弈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7 14:5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弈》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职称
科目
语文
课题
《学弈》
课型
新授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文教学应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可确定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确定下“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这一基调,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的一篇讲读课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二、学情分析:六三班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不错而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精妙的回答。
  作为学习北师大版教材的六年级学生,他们很早就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古文,所以对文言文他们不会感到陌生,而且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也大致了解学习古文的步骤,和一些重要环节,比如说:有节奏的读、明白古文的意思和所揭示的道理。所以本文的教学应重在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如“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在此基础上,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古文中的6个“之”,尤其是后4个。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琢磨出“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三、主要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课文,自读自悟并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解。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教学重点:1、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准备:PPT
4.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5分钟)二、范读感知全文三、小组合作,理解文意四、设想巩固主题五、小结全文,升华感情六、课外拓展阅读。七、作业设计
1、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2、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这个小孩是谁?教师课件出示: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3、大家都知道我们古人向来都把教育下一代看的非常重要,孟子的母亲教给孟子环境的重要性,那孟子又会教给他的孩子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告子》的一篇经典的文章,看看孟子教给他的孩子一些什么道理。(1)板书:学奕(2)什么是学弈?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个别难读的句子要反复读。(读全文时读题目)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2.师配乐范读文言文。(课件随即出示文言文与音乐)3.指导朗读文言文的技艺与方法(示范读)朗读文言文要讲究“断句”,读时应作适当停顿,速度较慢,注意抑扬顿挫。古人读文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时还摇头晃脑,你们也试试,看看读得出滋味吗?4.重点指导设问名的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对于这句的回答“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朗读时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1、组长组织组员借助书下注解,理解文章大概意思。2、写一写3、小组交流。4、小组选代表汇报。5、师:从课文中找一找反映两人学习结果的句子。    师:能针对这句话提个问题吗?        师:从课文中找出答案,读一读,简单概括   师:(板书: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师:作者首先排除了什么因素?你从哪句话得知?从这两个人的学习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如果我是弈秋,我要针对这种情况赶快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我要让我的学生都学有所成,想想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课件出示名言警句:专心致志乃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一心一意万事能成,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天才出于勤奋,态度决定一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同学们,短短的70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至今还影响着人们,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而且可以懂得许多道理,热爱文言文吧,作为一个中国人。蜀僧1.通过这个“学弈经验总结会”,这个“三心二意者”已经悔改了,两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学弈,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可就不大一样了,按这个设想,为本文写一个续想。2.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学弈》
《孟母三迁》孟子学生交流对孟子的了解弈是生字,学生跟老师一起写。学弈:学习下围棋。(1)学生练读。(2)指名朗读。(1)师示范朗读。(2)集体读。(3)指名个别读。(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练习说意思)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生:为什么两人一起学习,结果却截然不同呢?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学生交流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学生交流。学生齐读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又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迪。采用自由朗读,师配乐示范读,个人表演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培养学生语感,并且掌握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诵读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谈论中,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让学生充分思考师徒三人的发言,既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于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师激情小结,充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在加大课外阅读量的基础上,让学生更深的感受中国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板书设计
板书:

弈专心致志者
学有所成
条件相同三心二意者
学无所成
态度不同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使弈(yì
yí)秋诲(huì
huǐ
)二人弈。
2、弗若之矣(yǐ

)。3、为(wèi
wéi
)是其智弗(fó

)若与(yú

)?4、鸿鹄(hú
háo)二、写出“之”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惟弈秋之为听。(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在引导学生喜欢学文言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值得以后继续尝试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本课时,我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通、读顺、读懂文言文,并且指导学生如何读出韵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律美。 二、本节课围绕着“读、译、悟、背”四个环节教学,这几个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思路非常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活动规律。在教学本课时,老师始终只是个指导者,将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导入

5分钟)
二、泛读感知全文

10分钟)
28’
三、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17分钟)
四、品读感悟
(34
分钟)
四、设想巩固主题
(4
分钟)
五、小结
(1
分钟)
六、课外拓展阅读
(3
分钟)